重慶2021年的發展怎么樣 2020重慶發展規劃
- 作者:大頭熊崽
- 更新日期:
- 閱讀:920
隨著時間的腳步,2021年已經流逝了一大半,在這個時間段里,也有不少的收獲與進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有不少人關心重慶的發展,畢竟重慶是一個發展的很迅速的城市,它的經濟發展和科技水平也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那么重慶2021年的發展怎么樣?2020重慶發展規劃怎么樣?重慶是怎樣發展的 ?這段時間也有很多人問匯博招聘小編相關的問題,那么接下來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問題的相關內容吧!
一、重慶2021年的發展怎么樣
深入推進科技創新
● 建好創新平臺
高水平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以重慶高新區、兩江協同創新區為引領,集聚更多創新資源,釋放更多創新動能
● 發揮人才作用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一大批本土科技人才
● 健全體制機制
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動力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西永園區 圖:西永微電園網站
接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 優化產業體系
始終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鞏固提升“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加快建設“云聯數算用”全要素群,深化拓展“住業游樂購”全場景集,高水平打造“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推動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
● 建強產業鏈供應鏈
著力補齊短板,著力鍛造長板
● 夯實產業基礎
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
“陸海新通道”(果園港)班列開通。鄒樂 攝(資料圖)
千方百計擴大內需
更好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
著力發揮投資關鍵作用
堅決防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
全面推進改革開放
以深層次改革激發高質量發展動能,推動開放通道、開放平臺、開放環境等協同建設,加快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
扎實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著力推進城市更新
深入抓好新型城鎮化,做到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落實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配套完善社區管理服務。持續推進“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四山”保護提升,彰顯重慶山水人文的獨特魅力。完善應急、防災減災、城市安全等設施體系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強新階段“三農”工作,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范“耕地占補平衡”,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持續推進“一區兩群”協調發展 落實好“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機制的實施意見,提升中心城區與主城新區同城化發展水平,強化“一區”對“兩群”的帶動作用,建好市域跨區縣協作平臺
11月30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暨第二十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閉幕,簽約鄉村振興重大項目52個、338億元。市農業農村委供圖
持續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 推進生態系統保護修復
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統籌治水、建林、禁漁、防災、護文,推動生態系統質量全面提升。順應自然、因地制宜,持續實施國土綠化行動
● 強化污染治理
聚焦碧水、藍天、凈土,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抓好交通、揚塵污染防治,統籌治理工業、農業面源等污染,降低污染物濃度
● 推動綠色發展
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完善排污權、碳排放權等交易機制,推動傳統產業、園區、企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全面推進垃圾分類,積極推廣綠色建筑,讓綠色生活觀念蔚然成風
今年,不少紅嘴鷗來重慶過冬,圖為紅嘴鷗在珊瑚壩停留。謝曉峰 攝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下大力氣解決住房領域突出問題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并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在軌道站點、產業園區和人口集聚區增加租賃住房供給
● 強化就業優先政策
要穩妥保障重點人群就業,要做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穩就業工作,要積極拓寬就業渠道
● 推動社會事業發展
推動基礎教育布局優化和質量提升,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提升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加快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加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健康中國重慶行動。重視改善城市低收入群體等困難群眾生活,及時精準救助困難群眾
二、2020重慶發展規劃
新年伊始,重慶高新區已逐步理順體制機制,全面獨立運轉,實施對直管園經濟社會一體化管理。
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重慶科學城所在的主城西部槽谷是重慶主城向西門戶,重慶科學城核心區是重慶高新區直管園,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高新區承擔著重大使命,將發揮重要作用。
重慶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重慶高新區將結合科學城的歷史傳承、科學基因、時代要求,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高起點實施城市建設。
具體來說,2020年重慶高新區將實施“十大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加快推進科學會堂、科學大道、科學公園和科學城生態水系規劃建設。啟動成渝中線高鐵、蘭渝高鐵,推動軌道第四期建設計劃。提速渝昆高鐵、成渝高速擴容、軌道5號線延長線等項目,推進大學城復線隧道項目。建成含谷立交、華巖隧道西延伸段等項目。推進未貫通道路打通和農村四好公路建設。推動軌道交通、快速路網、主次支路“成環成網、外快內暢”。加快水電氣能源保障項目建設,確保凈慈110KV變電站投運。
在產業方面,重慶高新區將高能級發展新興產業,加快形成有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具體來說,將完善招商機制,加強與市級部門聯動招商,聚焦“十大高新技術企業總部”和“十大百億級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加快引進全球全國500強、上市企業、“獨角獸”企業和行業“隱形冠軍”等;將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先進制造和高技術服務等產業,出臺產業規劃和政策,設立基金、搭建平臺、組建聯盟,高標準打造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科學城微電子區等載體;將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引導和支持企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智能產品研發,建成一批數字車間和智能工廠,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轉型升級;將加速軍民兩用技術研發和雙向轉化,加快建設一批軍民融合產業化示范基地。
在高質量集聚創新資源方面,重慶高新區將實施科技企業培育計劃,建立“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梯隊培育新機制;將聚焦打造“十大科技研發創新中心”,布局建設大科學裝置、國家級實驗室,推動中國自然人群資源庫重慶中心等平臺落地,引進一批法人化研發平臺。
將加快科學城產業創新園等建設,啟動運營育成加速基地、重慶環大學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新增一批市級以上創新平臺;將建立健全人才機制,完善人才政策,激發和保護企業家、創業家和工匠精神。如用好“重慶英才計劃”、國創會、海智工作站等平臺載體,建成一批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將發揮校地合作聯席會議制度作用,推動“雙一流”建設和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打造環大學創新生態圈。擴大種子基金規模,設立天使投資基金,推廣應用高新金服、雙創服務等平臺;將深化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建設,實施標準化戰略,鼓勵企業主導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規范)。促進關鍵技術突破,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靶向治療等領域形成一批引領性技術。
重慶高新區還將進一步優化開放環境,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深入落實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行動計劃,加快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陸港經濟區,高層次推動對外開放。
具體來說,將做特做活西永綜保區等開放平臺,提升東盟冷鏈食品(重慶)分撥中心能級,整合聯動建設西部槽谷“十大內陸開放高地的重要功能平臺”,加快打造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進一步拓展平臺通道;將立足集成電路、筆電等外向型產業發展基礎,引育一批特色突出、規模較大、外向度較高的優強企業,培育更多有競爭力的新型開放主體,發展開放型經濟;將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全面實施2019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建立完善國際化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社區等建設,吸引更多國際化企業、國際化人才安家落戶。
新的一年,重慶高新區將以重慶科學城規劃建設為統攬,高起點實施城市建設和管理,把科學城建成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新城。
三、2019年工作回顧部分
1.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突出抓好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獲批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15%。壯大“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華為鯤鵬計算產業生態重慶中心、海康威視重慶基地二期等項目落地,紫光華智數字工廠、瑞聲智能制造產業園等項目開工,聯合微電子中心、英特爾FPGA中國創新中心、工業大數據制造業創新中心等項目投入運營,智能產業銷售收入增長14%。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1280個,建成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140個,工業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到40%左右。
2.支持困難企業改革脫困、轉型發展。新增上市公司5家。推進創新資源集聚。實施重慶高新區、經開區體制改革和擴容升級,高標準規劃建設重慶科學城,加快兩江協同創新區發展。加大“雙一流”建設支持力度,啟動6個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建設,10所高職院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新增超聲醫學工程、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2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創建2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啟動建設,引進新型研發機構31家。實施重慶英才計劃,引進各類緊缺優秀人才7000余名。獲批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規模達到66億元,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100家,科技型企業突破1.6萬家。
以上這些內容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和總結的有關于重慶2021年的發展怎么樣的相關問題的全部內容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能夠對重慶2021年的發展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2021年,重慶的發展穩扎穩打,腳踏實地。也希望重慶能在下一年有更大的突破與進步,重慶是一個讓人值得期待的城市,讓我們一起期待重慶的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