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納稅標準 重慶企業所得稅稅率
- 作者:周周
- 更新日期:
- 閱讀:890
作為一名中國合法公民,無論是經商的商業人才,還是日常上班的公民,每一個人,每一個成立的公司,他們都需要進行合法納稅。納稅是一種義務工作,但是大家對于納稅了解多少呢?如何納稅,大家又是否曾知曉過?今天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一下我們重慶納稅標準,保證可以讓大家知曉到這個知識點哦!如果你對2021重慶稅后工資計算器這個也感興趣的話,小編早就已經為大家準備好啦,點擊文字即可轉接文章內容,有需要的話,快快進行了解吧。小編已經迫不及待想跟大家一起去了解我們重慶納稅的相關內容了呢!
一、重慶納稅標準
重慶個人所得稅的免征額是3500。 個人所得稅真的沒有起征點這個說法,只有免征額。
一、新稅法規定主要對四個方面進行了修訂: 1、工薪所得扣除標準提高到3500元。 2、調整工薪所得稅率結構,由9級調整為7級,取消了15%和40%兩檔稅率,將最低的一檔稅率由5%降為3%。 3、調整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稅率級距。生產經營所得稅率表第一級級距由年應納稅所得額5000元調整為15000元,其他各檔的級距也相應作了調整。 4、個稅納稅期限由7天改為15天,比現行政策延長了8天,進一步方便了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納稅申報。
二、個人所得稅征收范圍: 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其他所得。 個人所得稅改革最新消息 目前,正在公開征求意見的《稅收征管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關于建立自然人納稅識別號、第三方向稅務機關提交涉稅信息的相關條款,也從征管條件上為個稅改革亮起綠燈。個稅改革終于要走出不斷上調“起征點”的死胡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改革今年將啟動。 按照現行《個人所得稅法》,我國個稅實行分類征收。
目前個人所得稅的稅目分為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等11類,分別對應不同的稅率和費用扣除額(免征額)。 目前工薪所得稅代扣代繳,征管比較到位,其他收入尤其是偶然發生的財產性收入征管相對薄弱,客觀上造成了收入來源單一的工薪階層繳稅較多,而收入來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階層繳稅較少的問題,個稅因此常常被詬病為工資稅。
二、重慶企業所得稅稅率
稅收的收取主題一般是國家,良好的稅收機制是保證國家經濟正常運作的重要支撐。按征稅對象的性質可以把稅收分為以下幾類:流轉稅、所得稅、行為稅、資源稅、財產稅。其中流轉稅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財產稅包括房產稅、契稅,其它幾類也有各種不同的細分。
年重慶小微企業優惠政策匯總問答
為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根據國務院第83次會議決定,國家稅務總局會同財政部發布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并及時出臺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明確了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
小型微利企業標準中的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的計算口徑有什么變化?
市國稅局:小型微利企業標準中的從業人數包括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由原來按照全年月平均值確定調整為按照全年季度平均值確定。具體計算公式調整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核定征收的小微企業在季度預繳時如何享受優惠?
市國稅局:核定征收有定率征稅、定額征稅二種方式。
采用定率征稅方式的小微企業,上年度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且上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萬元(含20萬元)的,本年度預繳企業所得稅時,累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萬元的,可以享受優惠政策;超過20萬元的,不享受減半征稅政策。
采用定額征稅方式的小微企業,由當地主管稅務機關按照新的優惠政策規定相應調減定額后,按照原辦法征收。
此次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的背景是什么?
市國稅局:小微企業是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源泉,在促進創業創新、穩定經濟增長、穩定和擴大就業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仍十分復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小微企業的積極作用。近年來,國家高度關注小微企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除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由法定25%降為20%外,從2010年開始,對部分小型微利企業實行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包括本次政策調整在內,國家已先后四次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持續加大對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扶持力度。通過進一步減輕小微企業稅收負擔,不斷增強小微企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助推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在全社會激發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
此次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市國稅局:此次出臺的優惠政策主要內容是將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稅的標準由年應納稅所得額10萬元以下擴大到20萬元以下。優惠政策執行時間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決定,稅務部門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國稅局:國務院決定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后,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政策精神,使有關政策內容盡快落地,3 月13日,稅務總局與財政部聯合發布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對有關政策的具體內容作出明確。為解決具體操作管理問題,3月18日,稅務總局下發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就貫徹落實具體征管問題作出了詳細規定。同時,稅務總局積極行動,在去年措施基礎上,再出臺四個方面十項措施,具體包括持續開展政策宣傳、加強業務培訓、簡化優惠備案手續、完善納稅申報軟件、優化納稅服務等措施,并將其作為今年“一號督查”事項,確保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市國稅局按照總局的要求,賡即召開局長辦公會進項專題部署,組織全市國稅系統全面開展此項工作,確保國家政策落到實處,讓納稅人得到實惠。
最新企業所得稅稅率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納稅人范圍比公司所得稅大。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1)國有企業; (2)集體企業;(3)私營企業; (4)聯營企業; (5)股份制企業; (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業所得稅是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居民企業及非居民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其生產經營所得為課稅對象所征收的一種所得稅。作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個人獨資企業及合伙企業除外。
中國稅率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的比例稅率。
原“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是33%,另有兩檔優惠稅率,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10萬元的,稅率為27%,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以下的,稅率為18%;特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稅率為15%。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稅。新所得稅法規定法定稅率為25%,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一致,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為15%,小型微利企業為20%,非居民企業為20%。
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準予扣除項目金額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國家財稅務總局下發的《關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117號),通知明確,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6萬元(含6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三、重慶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
重慶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也是根據國家規定來執行的,工資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為5000元。其中社保和專項附加扣除是可以在稅前扣除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總結到這里吧,上匯博招聘,那里你想了解的都可以看到哦。小編很開心可以以這樣的方式去給大家漲知識,小編真心希望大家可以對這篇內容感興趣,如果想了解更多,那就等待小編的下期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