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重慶新一輪城市規劃
- 作者:qing789
- 更新日期:
- 閱讀:326
重慶的經濟發展與時俱進,最近幾年重慶的經濟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城區逐漸向外擴展,因此重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也同樣提上日程,許多朋友都在問匯博招聘小編關于重慶最近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和新一輪城市規劃的相關問題,那么相信大家都希望通過政策的解讀進一步明確自身的投資方向,那么本次匯博招聘小編就為大家進行相關問題的解答與回復,希望可以幫到你。對了,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編還為大家分享了重慶關于國際商務區的規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哦!
一、重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新華網重慶8月13日電(王龍博)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日前發布十大重點項目,助力重慶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包括推動東南亞名優食品豐富消費市場供給、常態舉行“重慶-新加坡周”和“新加坡-重慶周”等活動。
重慶來福士廣場是新加坡在華最大單筆投資項目,也是重慶地標之一。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表示將配合渝中區政府不斷提升重慶來福士建筑品質、城市景觀,優化配套功能、商業業態,打造國際消費示范區。
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表示,將以砂之船不動產投資信托在新加坡上市為契機,積極引入新加坡及全球服飾、食品、娛樂、文化等領域優質資源,與相關部門共同支持舉辦“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砂之船國際生活藝術節”。
在提升國際航空口岸商業消費水平方面,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將積極引入新加坡樟宜機場規劃和管理經驗,鼓勵中新機場商業合資公司積極引進具有新加坡特色的餐飲、文旅等品牌店,打造具有東南亞風情的口岸商業,通過發展免稅消費等業態,提升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航空口岸消費水平。
同時,發揮渝新“雙樞紐”作用,利用成渝“144小時過境免簽”和互為旅游集散地政策,依托“渝新航線”,配合推動“航空+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積極開發新加坡經重慶中轉至中國內陸地區,以及中國內陸地區經重慶中轉至新加坡的“航空+旅游”產品,吸引兩地游客來渝旅游消費。
在推動東南亞名優食品豐富消費市場供給方面,將以中新(重慶)農業合作示范計劃為載體,支持利用新加坡資源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鼓勵引導西部及東盟企業共同參與中新農特產品雙向貿易合作,促成更多新加坡及東盟名優食品在渝集聚消費。籌辦中新(重慶)食品貿易對接會。
推動中新跨境電商消費領域項目合作上,充分利用新加坡淡馬錫集團旗下的信達雅跨境食品貿易平臺,深化渝新B2B食品貿易合作。依托新加坡在東南亞發展跨境電商的核心地位和集貨能力,促進東南亞更多特色商品進入重慶銷售并輻射到周邊地區。
下一步,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還將視疫情防控形勢,與新方共同籌辦好重慶“新加坡周”與新加坡“重慶周”活動,力爭品牌化、規模化、常態化。以重慶“新加坡周”為載體,建立新加坡企業來渝常態化交流機制,打造輻射西部地區的國際經貿交流平臺。
在拓展優質教育和人才培訓等特色教育消費方面,推動新加坡國立大學根據重慶產業發展方向“定向”培養博士生;推動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新加坡名校師資來渝(線上)開展教學合作;推動新加坡相關教育集團加強特色幼兒教育服務;支持新加坡芭蕾與音樂培訓中心,為重慶青少年提供國際化藝術服務。
在推動提高優質醫療、養老特色健康消費水平上,進一步發揮重慶萊佛士醫院、重慶中新腫瘤醫院等醫療服務機構優勢,在兒童保健服務、體檢服務、眼科等專科領域,為重慶市提供國際高品質就醫保健服務。
此外,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還將推動新方積極參加“西洽會、智博會、中新金融峰會”等重慶國際會展活動,做好與新加坡中華總商會重慶辦事處對接聯系,共同謀劃舉辦交流活動。配合外事部門,依托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平臺,加強與緬甸、老撾等東盟國家重點城市間的合作交流,助力國際友好城市建設。
二、重慶新一輪城市規劃
新華網重慶12月28日電(邵以南)嘉陵江畔的渝中區化龍橋片區,一棟超高層建筑正在緊張建設中,外立面懸掛著“重慶國際商務區”“陸海國際中心”等字樣,整棟樓的“身高”也根據工程進度實時更新,向公眾展示。在12月23日舉行的“重慶國際商務區煥新啟幕暨陸海國際中心項目發布會”上,萬科集團總裁、首席執行官祝九勝稱,截至當天,“陸海國際中心”項目已建成68層、310米,計劃于2021年封頂。
根據發布會現場簽署的2份戰略合作協議,渝中區聯手萬科,正式啟動重慶國際商務區新一輪打造。其中,作為未來核心商務載體的“陸海國際中心”,將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戰略機遇,吸附、整合對外開放與現代服務業發展中的高端資源要素。這座458米高的全新地標,還將成為重慶市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與萬科共建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總部基地”。
三、重慶未來的規劃方向
據2019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重慶將持續實施城市提升行動計劃,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貫徹“一尊重五統籌”要求,聚焦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加快提升城市經濟品質、人文品質、生態品質、生活品質。
1、構建分類指導的區域協同發展格局。完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制定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實施方案。其中,主城區和渝西片區,建設展現重慶歷史文化名城、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窗口”,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有魅力的現代化都市圈;渝東北片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范區;渝東南片區,建設武陵山區特色生態經濟走廊。
2、構建以交通為重點的網絡型基礎設施體系。堅持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按照“中心加密、兩槽提速、兩翼聯通、外圍輻射”思路,實施城市軌道交通成網計劃,提速城市軌道交通二期、三期等208公里在建項目,啟動城市軌道交通四期項目,開工璧山至銅梁線,推進城市軌道交通TOD項目,2022年實現運營和在建里程“850+”。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力爭開工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和第四跑道,統籌規劃第二樞紐機場和貨運機場。
3、推進以“兩江四岸”為主軸的城市有機更新。按照“點上點靚、線上貫通、面上提升”思路,高水平打造“百公里兩江四岸”。加快環朝天門片區、九龍半島、釣魚嘴半島和禮嘉半島保護開發,推動廣陽島建設“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實施主城區“清水綠岸”工程。強化“四山”保護利用,規劃建設城市山地生態公園。謀劃布局一批城市功能設施。建設一批山城步道,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探索開行有軌電車、水上巴士。實施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項目,推動磁器口古鎮提質擴容,保護修繕十八梯、金剛碑等歷史文化和傳統風貌街區。
4、推動創新平臺升級。高標準規劃建設重慶科學城,聯動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兩江協同創新區,打造西部創新資源集聚地。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向高新區、經開區下放市級管理權限,優化財政分享政策,探索推進重慶高新區“一區多園”模式。引導各類開發區創新發展,加快向創新型園區轉型,努力建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總結和整理的有關于重慶的重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全部內容了,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后有沒有對重慶國際消費中心的建設有了一定的了解呢?一個城市的規劃是會有利于城市的有序發展和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的。所以這些城市規劃都是至關重要的,也希望大家能夠多關注這些城市規劃,跟隨城市發展的每一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