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國企領導薪酬 國有企業改革工資總額決定機制
- 作者:快吃地瓜
- 更新日期:
- 閱讀:668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企這份職業一直都飽受好評,國企崗位的應聘自然也就成為了社會的焦點,國企招聘嚴格,要求高,在重慶這座工業發達的城市,想必人民生活條件水平都還不錯,這樣的工作崗位應聘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對學歷和能力有固定性的要求,當然,這還要看個人的面試表現結果和問題應對能力,那么重慶有哪幾個央企呢?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先了解一下重慶國企領導薪酬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噢。
一、重慶國企領導薪酬
重慶市國資委首次在官網發布《市屬國有重點企業負責人2015年度薪酬信息披露》,披露了34家市屬重點國企負責人2015年度薪酬,數據顯示,這些國企領導們的稅前薪酬大部分在50多萬元到60多萬左右,最高為86.31萬元,最低的為39.60萬元。隨著國企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這些負責人的收入將越來越透明。
這份披露信息中,包括渝富集團、商社集團、西南證券等34家市屬重點國企的高管薪酬。信息顯示,34家企業中,“一把手”稅前薪酬大部分在50多萬元到60多萬左右,稅前薪酬最高為86.31萬元;最低的為39.60萬元。其中,金融行業薪酬較高,重慶銀行、重慶農商行、西南證券這三家企業多位高管稅前薪酬超過了80萬元;三峽擔保、興農擔保“一把手”的薪酬也接近60萬元。
披露顯示,負責人的稅前薪酬包括三項:應付薪酬、“五險一金”及企業年金的單位繳存部分、其他貨幣收入。薪酬情況標注了“是否在股東單位或其他關聯方領取薪酬”這一項。另外,數據還標識了負責人的任職起止時間。
趨勢:高管薪酬越來越透明
去年發布的《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中,也對國企負責人薪酬制度進行了說明:“構建符合國情、市情的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全面落實《重慶市深化市管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渝委發〔2015〕18號),加強和改進全市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
按照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進程和企業負責人分類管理要求,結合實際,綜合考慮企業負責人的經營業績和承擔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建立健全符合市情和國有企業特點的薪酬制度,規范企業收入分配秩序,形成薪酬水平適當、結構合理、管理規范、監督有效的收入分配格局,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2016年12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首次公布了負責管理的111家企業負責人2015年度稅前薪酬,隨之,各個省市國企高管薪酬也陸續公開。
二、國有企業改革工資總額決定機制
(一)改革工資總額確定辦法。按照國家工資收入分配宏觀政策要求,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和薪酬策略、年度生產經營目標和經濟效益,綜合考慮勞動生產率提高和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職工工資水平市場對標等情況,結合政府職能部門發布的工資指導線,合理確定年度工資總額。
(二)完善工資與效益聯動機制。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的,當年工資總額增長幅度可在不超過經濟效益增長幅度范圍內確定。其中,當年勞動生產率未提高、上年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或者上年職工平均工資明顯高于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當年工資總額增長幅度應低于同期經濟效益增長幅度;對主業不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企業,上年職工平均工資達到政府職能部門規定的調控水平及以上的,當年工資總額增長幅度應低于同期經濟效益增長幅度,且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幅度不得超過政府職能部門規定的工資增長調控目標。
企業經濟效益下降的,除受政策調整等非經營性因素影響外,當年工資總額原則上相應下降。其中,當年勞動生產率未下降、上年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明顯優于行業平均水平或者上年職工平均工資明顯低于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當年工資總額可適當少降。
企業未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工資總額不得增長,或者適度下降。
企業按照工資與效益聯動機制確定工資總額,原則上增人不增工資總額、減人不減工資總額,但發生兼并重組、新設企業或機構等情況的,可以合理增加或者減少工資總額。
(三)分類確定工資效益聯動指標。根據企業功能性質定位、行業特點,科學設置聯動指標,合理確定考核目標,突出不同考核重點。
對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應主要選取利潤總額(或凈利潤)、經濟增加值、凈資產收益率等反映經濟效益、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和市場競爭能力的指標。對主業處于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商業類國有企業,在主要選取反映經濟效益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指標的同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營業收入、任務完成率等體現服務國家戰略、保障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運行、發展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以及完成特殊任務等情況的指標。對主業以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為主的公益類國有企業,應主要選取反映成本控制、產品服務質量、營運效率和保障能力等情況的指標,兼顧體現經濟效益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指標。對金融類國有企業,屬于開發性、政策性的,應主要選取體現服務國家戰略和風險控制的指標,兼顧反映經濟效益的指標;屬于商業性的,應主要選取反映經濟效益、資產質量和償付能力的指標。對文化類國有企業,應同時選取反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指標。勞動生產率指標一般以人均增加值、人均利潤為主,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可選取人均營業收入、人均工作量等指標。
三、國有企業改革工資總額管理方式
(1)全面實行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工資總額預算方案由國有企業自主編制,按規定履行內部決策程序后,根據企業功能性質定位、行業特點并結合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程度,分別報履行出資人職責機構備案或核準后執行。
對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工資總額預算原則上實行備案制。其中,未建立規范董事會、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內控機制不健全的企業,經履行出資人職責機構認定,其工資總額預算應實行核準制。
對其他國有企業,工資總額預算原則上實行核準制。其中,已建立規范董事會、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內控機制健全的企業,經履行出資人職責機構同意,其工資總額預算可實行備案制。
(2)合理確定工資總額預算周期。國有企業工資總額預算一般按年度進行管理。對行業周期性特征明顯、經濟效益年度間波動較大或存在其他特殊情況的企業,工資總額預算可探索按周期進行管理,周期最長不超過三年,周期內的工資總額增長應符合工資與效益聯動的要求。
(3)強化工資總額預算執行。國有企業應嚴格執行經備案或核準的工資總額預算方案。執行過程中,因企業外部環境或自身生產經營等編制預算時所依據的情況發生重大變化,需要調整工資總額預算方案的,應按規定程序進行調整。
履行出資人職責機構應加強對所監管企業執行工資總額預算情況的動態監控和指導,并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清算。
以上就是小編對重慶國企領導薪酬的一個總結,那么小編今天分享的內容也就到此結束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對自己心中目標的國企有一個了解,也祝愿大家都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一個工作,祝愿大家干一行愛一行,未來會越來越精彩,未來是屬于你們的,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