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研究生人才補貼政策2022 重慶人才房政策
- 作者:白蘭地
- 更新日期:
- 閱讀:14664
重慶現在是新一線城市了,對于創新型行業還是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這就是需要實施人才引進政策了,人才引進顧名思義就是吸引高質量人才留在當地就業,像那些優秀的研究生或是有專攻某一方面的人才就以優厚的待遇留在重慶里面。這么看來重慶市研究生工資應該不會很低,并且在重慶研究生還有人才補貼政策,具體的今年重慶研究生人才補貼政策小編都整理好了。一起去看看吧。
一、重慶研究生人才補貼政策2022
1、國家助學金:面向全日制碩士生(在職定向除外)提供每生每年6000元的國家助學金。
2、國家學業獎學金:在學制年限內符合條件的全日制大部分研究生(定向培養、國防生及電影學院研究生除外)可獲得學業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實行動態管理,每學年評選一次。
3、國家獎學金:在學制年限內符合條件的全日制研究生可申請國家獎學金(博士每生每年3萬元,碩士每生每年2萬元,每學年評選一次)。
4、其他獎助金:學校設立了創新基金、院士基金、國際交流基金、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崗位等,具體名額和金額根據國家和學校相關文件執行。
二、重慶人才房政策
重慶市房地產業協會指出,希望會員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積極響應,爭當表率、爭做示范,為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各類人才購買商品住房提供優質服務。房地產開發企業可結合本倡議,研究制定個性化服務措施,并報送至市房地產業協會。
三、重慶大學人才引進待遇
1、弘深卓越學者:引進待遇:稅前年薪 120 萬,安家費、科研啟動費一事一議。
2、弘深杰出學者:引進待遇:(1)稅前年薪 80 萬元,另可享受超出工作任務以外的高額教學科研獎勵;(2)評聘為教授,給予博士生導師資格;除國家提供的科研經費外,學校提供人文社科80萬、理工科類100-300萬科研啟動經費和相關科研平臺配套經費;(3)可享受安家費200萬(含國家和地方),學校協助解決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學入托等問題,提供其他必要的工作及生活條件。
3、弘深優秀學者:引進待遇:(1)年收入60萬(包含稅前年薪、地方人才津貼、住房公積金和社保學校繳納部分的全口徑收入),另可享受超出工作任務以外的高額教學科研獎勵;(2)事業編制內終身聘用,評聘為教授,給予博士生導師資格;(3)除國家提供的科研經費外,學校提供人文社科60萬、理工科類100-300萬科研啟動經費和相關科研平臺配套經費;(4)最高可享受安家費210萬(含國家和地方);(5)學校協助解決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學入托等問題。
4、弘深青年學者:引進待遇:(1)年收入35-45萬(包含稅前年薪、地方人才津貼、住房公積金和社保學校繳納部分的全口徑收入),另可享受超出工作任務以外的高額教學科研獎勵;(2)事業編制內終身聘用,提前聘為教授,給予博士生導師資格;(3)學校提供理工科類100-200萬、人文社科類30-50萬科研啟動經費和相關科研平臺配套經費;(4)學校提供安家費 50-60 萬(含國家和地方);(5)協助解決子女入學入托等問題。
5、教授、準聘教授:引進待遇:執行崗位績效工資;安家費40-60 萬元(含地方);理工科類科研啟動費60-100 萬元,人文社科類科研啟動費20-40 萬元。
6、副教授、準聘副教授:引進待遇:執行崗位績效工資,安家費25 萬元,理工科類科研啟動費20-30 萬元,人文社科類科研啟動費5-10 萬元。
7、弘深青年教師:引進待遇:
(1)薪酬待遇(薪酬待遇含工資、租房補貼、社保、公積金及導師配套)37-40 萬元/年(特別資助),27-30 萬元/年(重點資助),另加學校科研獎勵。
(2)其它待遇:
若入選國家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2年的執行期內學校給予配套生活待遇10萬元/年及科研經費10萬元/年。
若入選國家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2年的執行期內學校給予配套生活待遇10萬元/年。
參加學校專職科研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
參加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學校資助1.5 萬元。
享受在職職工同等的福利待遇,子女可入讀我校附屬幼兒園和中小學。
出站后留渝工作重慶市資助15 萬元。
8、講師:引進待遇:執行崗位績效工資,安家費20 萬元,科研啟動費5-10 萬元。
9、專職科研隊伍
(1)特聘研究員:引進待遇:學校與二級單位按 1:2 的比例支付年薪,學校部分最高每年不超過10 萬元人民幣。
(2)特聘副研究員:引進待遇:學校與二級單位按 1:2 的比例支付年薪,學校部分最高每年不超過5 萬元人民幣。
(3)特聘助理研究員:引進待遇:由二級單位確定年薪標準。
好了,以上便是小編這次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重慶研究生人才補貼政策2022、重慶人才房政策以及重慶大學人才引進待遇的所有內容啦。從上述中我們可以知道的是重慶研究生人才補貼政策的具體內容,對于留住人才在重慶內就業,重慶可是給出了比較優厚的待遇了。這都是希望能夠給各行各業注入更有能力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