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各大工業區 重慶工業的優惠政策
- 作者:靈夕
- 更新日期:
- 閱讀:459
在有關歷史的記載中,與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不同,我國一直是一個農業大國,工業方面的發展還處于萌芽階段。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內百廢待興,我國就一直致力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中,與他國進行外交。也是在那個時候,我國的工業開始逐步得到發展。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的城鄉規劃中,總會有工業區的存在。不過隨著城市的發展逐漸走上正軌,工業區的數量不僅僅只有一個。在重慶,也是一樣的情況。接下來,匯博招聘小編就以重慶為例來為大家講一下重慶各大工業區。
一、重慶各大工業區
(一)重慶市有特色工業園區30個,批準啟動區和拓展區用地面積63.4平方公里,園區分布為主城區10個,渝西經濟走廊10個,三峽生態經濟區10個。6月30日前,在建的21個園區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8.73億元(累計21億元),土地整治7.13平方公里(累計16.86平方公里)。
進展較快的有:九龍園區(九龍坡)、空港園區(渝北)、茶園園區(南岸)、紳鵬園區(銅梁)、港城園區(江北)。
其共同特點是:領導高度重視,管理機構比較健全;資金落實,基礎建設投入力度大;招商引資工作抓得緊。
(二)以下是重慶的部分工業區:
重慶萬盛工業園區
重慶市空港工業園區
重慶港城工業園區
重慶主城工業園區
重慶巴南工業園區
重慶市工業園區
重慶市璧山工業園區
重慶永川工業園區
二、重慶工業的優惠政策
(一)生產性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在500-1000萬元的項目,從投產年度起,該企業上繳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縣級分享部分,前3年按50%由同級財政獎勵企業,用于扶持企業進行產品開發或技術改造;固定資產投資在1001-5000萬元的項目,從投產年度起,該企業上繳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縣級分享部分,前3年按80%由同級財政獎勵企業,用于扶持企業進行產品開發或技術改造;固定資產投資在5001萬元的項目,從投產年度起,該企業上繳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縣級分享部分,前3年由同級財政獎勵企業,用于扶持企業進行產品開發或技術改造;
(二)非生產性企業(不包括餐飲、連鎖店、一般農貿市場)固定資產投資在300萬元以上的項目,從該企業投產年度起,該企業上繳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縣級分享部分,前3年按50%由同級財政獎勵企業,用于扶持企業發展。經市級以上部門認定為高新技術或科技創新型投資企業的(以認定的證書為依據),從投資經營年度起3年內,該企業上交的增值稅、營業稅縣級分享部分由同級財政獎勵,用于扶持企業進行產品開發或技術改造。3年期滿后經市級以上部門認定為高新技術或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未來三年內,該企業上繳的增值稅、營業稅縣級分享部分的60%由同級財政獎勵企業,用于扶持企業進行產品開發或技術改造。
對設計在我縣的以國家鼓勵類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70%以上的工業企業,報經稅務部門批準后,在2010年前,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事業單位為我縣提供技術轉讓,以及在轉讓過程當中發生的與技術轉讓有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所得,年凈收入在30萬以下的,報經稅務部門批準后暫免征所得稅。對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服務于各行業的技術成果轉讓、技術培訓、咨詢、服務、承包所得的技術性服務收入暫免征所得稅。
三、工業區的概念
工業區是指在城市發展戰略層面的規劃中,要確定各種不同性質的工業用地,如機械、義工、制造工業,將各類工業分別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形成各個工業區。
工業區中包含有基層工業區,屬工業樞紐的組成部分。由一個或數個較強大的工業聯合企業為骨干組成的工業企業群所在地區。
大多以企業地域聯合為基礎,由一群企業或數群企業組成,有共同的市政工程設施和動力供應系統,各企業間有密切的生產技術協作和工藝聯系。其范圍常在幾到十幾平方千米。工業企業群或為協作制造配套產品,或在共同利用市政工程設施基礎上組成。
時間如同脫韁的野馬,一去不復返,只能看到它來過的痕跡,這么快就到了本文的尾聲了。以上的內容就是匯博招聘小編為各位讀者們搜索到的有關重慶各大工業區情況了。如果各位讀者們對此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看一下重慶十大工業園區。工業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經濟命脈之一。最后,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