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余個優質崗位,4000余人參與, 2023重慶市高校畢業生就業行動啟動儀式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軟件和信息服務業 專場招聘活動圓滿舉辦
- 作者:大創慧谷
- 更新日期:
- 閱讀:160676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全力促進2023屆高校畢業生及往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并持續加深川渝兩地人才交流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3月17日上午,由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青團重慶市委員會、中國重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聯合主辦的2023重慶市高校畢業生就業行動啟動儀式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專場招聘活動在重慶市大學生就業創業公共服務中心(下稱“市就創中心”)舉辦。啟動儀式上,市人力社保局正式發布了本次高校畢業生就業行動系列安排,包含專場招聘會、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供需對接洽談、職業指導、專項技能培訓、創業幫扶等多個板塊,全鏈條、全方位、全維度護航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之路。
同場舉辦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專場招聘活動采用“1+5”會場設置,除在市就創中心設主會場外,還在渝北、永川、榮昌、涪陵、銅梁五個區縣就創中心或高校設置了分會場。主會場招聘會聯動成都市人才服務中心,組織了145家成渝兩地優質企事業單位進場攬才,提供了涵蓋軟件開發、工業設計、信息技術服務、數字內容、文化傳媒、醫藥健康等多個領域的共2600余個崗位,吸引了4312名高校畢業生參與求職應聘,初步達成就業意向1409人。
多方聯動,做實做細就業服務
為切實幫助高校應屆畢業生拓寬就業渠道,本次行動充分集合成渝兩地相關部門、各區縣、各高校力量,聚焦供需兩端需求,靶向精準發力,全面摸排高校專業、人數、崗位需求等,動態收集和分類遴選重點企業、“專精特新”小微企業和事業單位招聘崗位,通過“大型綜合化”+“小型精準化”“線下面對面”+“線上屏對屏”相結合的方式,大力開展就業促進系列活動,多措并舉推動就業工作提質增效,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全面支持、貼心服務。
行動自3月17日起,將持續至年底。在這期間,市人力社保局將聯合市教委等部門開展川渝協同專項活動、“職引未來”系列招聘行動、高校與重點產業供需對接洽談會、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行動、就業見習實踐活動、職業指導活動、創業服務支持行動、青年專項技能培訓行動等系列就業創業活動251場。通過抓實重點群體就業質量跟蹤,深化就業服務和結對幫扶,確保高校畢業生年底就業率不低于90%,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
健全體系,市、區兩級協同發展
啟動儀式上,市人力社保局二級巡視員方揚、市教委二級巡視員范曉霞、共青團重慶市委副書記楊大可為重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北碚、巴南、兩江新區市場正式授牌。作為人社部批復設立的全國首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中國重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將堅持“立足重慶、輻射西部、面向全國”的總體定位,圍繞數字經濟人才的“引、育、留、用、轉”等關鍵環節,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專業性創新型國家級人才市場。去年年底,數字經濟人才市場已基本完成數字化平臺建設,并批復設立北碚、巴南、永川、兩江新區數字經濟人才市場,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人才效應進一步增強。
創業幫扶,創新策劃系列活動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優創優幫項目意向落地大創慧谷簽約儀式,將成功入選第六期“優創優幫”大學生創業扶持計劃的50個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全面納入市就創中心(大創慧谷)項目種子庫進行跟蹤培育,享受場租減免、財稅代賬、創培輔導、資源對接、技術支持等一站式、全周期的創業服務,幫助大學生項目落地開花,生根發芽。
近年來,重慶人社、教育等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保障民生,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斷創新就業模式,全力以赴促就業,準確把握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新要求,積極應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面臨的新挑戰,努力開創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新局面,保證周周有招聘、月月有活動、校校有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盡早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