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慶人均GDP 重慶人均GDP全國排名
- 作者:人間小黃瓜
- 更新日期:
- 閱讀:5889
不會吧,不會吧,都現在了,不會還有人不知道重慶人均GDP情況吧?啥?啥玩意?你說你連GDP是什么意思都不到,GDP代表著什么?好吧,好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GDP,重慶人均GDP情況是什么樣呢?重慶作為一個新一線城市,人均GDP是不會很低的,而且重慶是一個旅游、工業、經濟多方面發展的城市,當重慶的人均收入降低了,也會直接影響到重慶政府的收入以及重慶各項財政收支的。所以一個城市的人均GDP就代表了這個城市的發展規模了。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一、2021年重慶人均GDP
第一個檔位,人均GDP≥20萬
渝中區“獨領風騷”,人均GDP超過20萬,比位列的第二的江北區還多6萬左右。
第二個檔位,10萬≤人均GDP<20萬
江北區、九龍坡區、渝北區的人均GDP都超過了10萬,渝北區在這個檔位中屬于“墊后”的位置。
很明顯,渝北區雖然幅員遼闊且有諸多政策和產業加持,若比人均GDP,還是要比幾位“老大哥”略遜一籌,
第三個檔位,人均GDP<10萬
南岸區和沙坪壩區的人均GDP都接近9萬,沙坪壩略低一點點。
巴南區、北碚區、大渡口區的人均GDP都在7到8萬之間。巴南區離“8萬”只有700元左右的距離。大渡口區依然排在最后,7.3萬左右。
我順便查了一下主城九區2019年的常住人口,差距也是非常大了。
渝北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巴南區,常住人口超過100萬。渝北區最高,為168.35萬。
南岸區、江北區常住人口在“90萬級”、北碚區“80萬級”、渝中區“60萬級”、大渡口區“30萬級”。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真的是一句亙古不變的真理。
主城九區的房價高低,和它們的GDP總量、人均GDP基本成正比。
渝中區依然是“一枝獨秀”,是唯一一個均價破2萬的區域。
江北區和南岸區的房價比渝北區高,更多是因為它們的二環板塊很少,大多是位于區域里比較核心的位置。
九龍坡區的GDP高但房價低,更多是因為它有西彭、陶家、白市驛等遠郊板塊的便宜房價拉低整體水平。如果把這些板塊刨出去,九龍坡的房價可一點都不便宜。
巴南區和大渡口區毫無意外地排在倒數第二、第一的位置。但和去年的“9字頭”相比,還是有“進步”。
另外,主城九區中,2020年房價漲幅最明顯的區域是南岸區和沙坪壩區,分別為13.75%、11.22%。只有它們的房價漲幅超過了10%。
二、重慶人均GDP全國排名
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公布后,各省常住人口和人均GDP發生變化,部分省份人均GDP排名也發生變化。重慶常住人口增加至3205萬人,人均GDP降為7.8萬元,但省份排名不變,仍為第八,繼續領跑中西部。
數據顯示,以七普人口數來計算,人均GDP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北京、上海、江蘇、福建、天津、浙江、廣東、重慶、湖北和內蒙古,北京以164904元高居榜首。從總體格局來看,人均GDP東西部差異明顯,人均GDP前七名的省份全部來自東部沿海地區。
重慶2020年GDP為2.5萬億元,因常住人口數據增加81萬人,人均GDP降為7.8萬元,但仍然位居第八,繼續領跑中西部。湖北人均GDP為7.52萬元,位居第九。人口普查后,湖北與重慶人均GDP差距由0.67萬元縮小至0.28萬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分析,重慶和湖北原來都是老工業基地,在計劃經濟時代沉淀下來的基礎很不錯,特別是重工業。同時重慶和湖北與長三角、珠三角的產業互補協作比較好,承接了東南沿海大量產業轉移。
三、人均GDP是什么意思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準,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整理的2021年重慶人均GDP、重慶人均GDP全國排名和人均GDP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內容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想要了解的話可以上我們匯博招聘上了解,只要關于重慶的咨詢我們基本都有。謝謝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