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兼職套路多 重慶警方向學生傳授“防騙寶典”
- 作者:君君
- 更新日期:
- 閱讀:228
暑期,很多學生都想找一份兼職,既能增長社會經歷,也能獲得額外收入。然而,一些中介機構看準了在校大學生缺乏經驗,又掙錢心切的心理,布置了各種各樣騙局。對此,重慶九龍坡警方傳授“防騙寶典”提醒學生,暑期兼職要擦亮雙眼,做好防范措施。
一、事件:大學生暑期兼職被套路
小夏(化名)是重慶在校大學生,今年暑假期間,他想利用課余時間兼職,便與10余名同學瀏覽網站后,找到以“XXX傳媒公司”為名的中介公司。該中介公司承諾費用日結,但首先要求小夏等人先繳納200至400元不等的工裝費,隨后被中介公司介紹到楊家坪附近一間KTV上班。在KTV經歷三天培訓后,對方表示小夏等人培訓不合格,無法上崗。
小夏等人找到中介公司負責人鄧某,希望退還之前繳納的服裝費,卻被對方拒絕。小夏很疑惑,既然不能上崗,服裝自然就用不上了,為什么還要收服裝費呢。小夏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遇到騙子了,便撥打了報警電話。
二、調查:不少學生表示有過被騙經歷
7月26日,記者隨機采訪了30多名重慶大學生,其中不少學生表示有過被騙或者克扣勞務費的經歷。大學生代茗琴稱,自己曾和同學一起發過傳單,上崗前中介讓每人交200元押金才能把傳單拿走,第二天結算薪酬時,中介以自己到外地學習沒時間處理為理由克扣薪酬,并且不愿意退還押金。大學生謝芷燕也說,暑期兼職做服務員,半個月后結算薪酬時,對方要求支付住宿費,最后也沒拿到薪酬只能自認倒霉。陳誠也表示,自己曾經在網上兼職幫人刷單,日付120元,可結果押金打過去,對方卻玩起了消失。
記者注意到,這些學生大多通過熟人介紹或網上中介方式尋找兼職,缺乏相關就業經驗,防范意識不高,容易被眼前利益迷惑。其中大部分人都沒有簽訂書面合同,或是被一些中介公司的文字游戲所迷惑,最終落入圈套。
三、謹慎:兼職打工套路多
套路一:還沒工作先收費。一些不規范的中介機構利用大學生涉世不深,防騙意識薄弱的特點,打著高薪招聘的旗號,以保證金、押金、體檢費、中介費、服裝費等各種名目,收取學生費用。一旦交完費,“工作”卻遙遙無期,對方常以職位已滿、培訓不合格等理由讓學生回家。
套路二:拖欠薪資。即便順利上崗、完成工作,學生的暑假工兼職也可能遇到騙局。有的不法分子認為學生嫌麻煩不會追究,等學生做完兼職工作后,就玩起失蹤,學生遲遲領不到報酬。
套路三:騙色。有的娛樂場所以高薪來吸引求職者,工種有代客泊車、侍者、伴游等,這其中有的可能是不正當交易,年輕學生到這些場所打工,往往容易誤入歧途。
套路四:傳銷陷阱。社會上有許多人以銷售人員的名義誘騙學生去上崗工作,然后公司讓學生交納一定的提貨款,再讓學生如法炮制去欺騙他人,有的同學在高回扣的誘餌下,甚至去欺騙自己的同學、朋友。
四、措施:暑期兼職“防騙寶典”
對此,重慶九龍坡警方提示,暑假是兼職高峰期,很多不法之徒將目標瞄準社會經驗不足的學生,所以大學生在兼職時一定要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
警方建議,學生兼職時,要選擇正規中介和大企業,不要輕信網絡兼職,如果在網上找兼職,一定要核實是否有以該公司名稱注冊的公司,留下公司負責人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不要只通過網絡交流,且要對方及時結算工資,否則損失更大。
此外,警方提醒,警惕黑中介,避免掉進黑中介的“陷阱”,不要急于交錢,要先了解該中介是否有合法的營業執照,辦公場所是否正規,中介資質等情況。
警方建議,與企業簽用工合同或協議時,一定要仔細閱讀合同或協議的所有條款,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留意條款有無文字陷阱。另外要注意人身安全,謹防被誘騙。若發現上當受騙,應立即到相關勞動部門投訴,必要時采取法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