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才為何匯聚重慶?這是一場城市發展機遇爭奪戰!
- 作者:君君
- 更新日期:
- 閱讀:198
上周末,重慶迎來了突然的降溫天氣,但是在悅來,卻是一場人才升溫的大聚會。
12月16日至17日,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召開,在“才聚新重慶·共創新未來”主題下,來自42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的重要嘉賓和專家人才共襄盛會,為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聚智聚勢。
在閉幕式上,大會發布了最終的人才、項目簽約情況,據統計,今年大會共引進人才2954人,引進項目206個。
這體現出重慶目前的人才吸引力正在不斷上升,并且呈現加速態勢。
根據重慶市政府的數據,近年來,重慶的人才凈流入率持續保持在較高水平,顯示出重慶在人才吸引方面的強大實力。在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共有來自全球42個國家和各地重要嘉賓和專家人才參會,多個企業達成人才引進意向,涉及領域廣泛,包括科技、金融、教育等。這些數據充分證明了重慶在人才吸引方面的優勢和成果。
為什么重慶能夠吸引到全球人才匯聚重慶?
先帶大家看看這次人才引進的細分簽約。
在引進人才中涉及“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有1637人,占比55.42%,3大萬億級主導產業集群有378人,占比12.80%,3大五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有498人,占比16.86%,6大千億級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有460人,占比15.57%,18個“新星”產業集群有301人,占比10.19%。
聚焦“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的有1670人,占比56.53%,4大科創高地有880人,占比29.79%,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16個重要戰略領域有790人,占比26.74%。
滿天星(數字經濟)行業有412人,占比13.95%。
引進的206個項目中,引進項目數位居前三的是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其中,制造業57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53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47個。
涉及“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的有125個項目,占比60.68%,3大萬億級主導產業集群有50個項目,占比24.27%。
3大五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有28個項目,占比13.59%。
6大千億級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有17個項目,占比8.25%。
18個“新星”產業集群有30個項目,占比14.56%。
聚焦“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的有108個項目,占比52.43%,聚焦數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綠色低碳4大科創高地的有66個項目,占比32.04%,涉及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16個重要戰略領域的有42個項目,占比20.39%。
是否感受到了人才分布的脈搏?沒錯,這些都是在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和“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下的核心產業集群。
重慶現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成渝雙城地區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陸續落地實施,加快建設現代化新重慶的步伐正在不斷加快。
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擁有超大城市規模、產業發展迅猛、創新活力迸發、交通樞紐發達、發展空間廣闊、宜居宜業宜游、營商環境優良等優勢,不僅是企業投資興業的沃土,也是人才大展身手的舞臺。
重慶也充分認識到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重慶的人才政策越來越好,對人才的支持服務越來越豐富。
重慶提出了全面實施科技創新和人才強市首位戰略,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當前,正高標準建設吸引集聚人才發展的平臺。
在這次大會上,重慶還發布了“渝才薈”人才工作數字化平臺、“新重慶人才貸”“新重慶人才險”等對人才的更多支持平臺和政策。全方位全鏈條優化人才服務環境,讓人才充分感受重慶良好的發展機遇和人才生態。
截至目前,全重慶市人才資源總量超過630萬人、人才密度居西部第一,國家級科創平臺達到105個,6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今年,重慶首次舉辦“萬名青年人才重慶行”活動,組織與重慶有“地緣、業緣、學緣、親緣、商緣”的優秀青年人才來渝參加活動,走進重慶、了解重慶、選擇重慶、扎根重慶,讓人才充分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和發展機遇。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重慶市新招收博士后1090人、同比增長15%,博士后出站510人、同比增長86%,出站留渝率90%。圍繞“滿天星”領域,今年全市設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站4個,市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個。
事實表明,人才除了樂業,還需要安居。
常言說,安居樂業,很多時候,安居還會成為大家更加安心工作之前的第一考慮點。
而重慶也是一個安居的好城市。
首先是房價壓力小。這里的房價相對較低,讓人才能夠更加聚焦于工作和創新。
第二,是大家都更為關心的下一代教育問題。重慶的教育基礎也較好,目前在全國的高考錄取率中,也穩居全國前列。為人才的子女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資源。
第三,重慶的醫療機構豐富,和成都是中西部的醫療核心高地。
最后,重慶的綠色植被豐富,生活環境舒適。據統計,重慶的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40%以上,城市綠化覆蓋率也保持在較高水平。這些數據充分證明了重慶在生態環境方面的優勢和成果。
還有更為重要的是,重慶是一座文化多元,包容十足的城市,重慶人對外也十分熱情,還有豐富火辣的美食也十分吸引人,重慶火鍋、小面等特色美食享譽全國。
這些文化特色和美食文化也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氛圍和吸引力。
與此同時,重慶也大力實施人才安居保障工程,將人才公寓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享受優惠政策,已經籌集了人才公寓6萬套,進一步為人才做好保障工作。
2023年1—11月,重慶市為高層次人才發放服務卡4692張,同比增加82.85%,累計發放服務卡17270張;全年服務38.07萬人次。全市“專員+聯絡員”隊伍達到4538人,其中市級801人、區縣3737人。
重慶還將著力建設高能級人才集聚平臺,加快建設市域人才發展試驗區,深入推進“雙一流”大學建設,為人才發展開拓新場景、開辟新天地。
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人才引育協同聯動,支持組建創新聯合體,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持續營造最優人才生態,完善人才創新創業全周期服務機制,構建立體化人才生活“生態圈”。
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正處于開局起步的關鍵期,需要廣大人才積極參與、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如今的重慶,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形成人才支撐新格局,正成為群英薈萃之地、創新創業熱土,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求賢若渴的誠意、久久為功的毅力,匯聚全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