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重慶主城九區 重慶主城區歷史發展
- 作者:若愚
- 更新日期:
- 閱讀:2879
重慶自從從成都分離出來之后,發展迅速,現在已經是是一座較大的城市。在這座城市里又細細地劃分了商圈、城區,以促進發展,以局部發展帶動整體發展。當然,不同的城區的發展情況是不一樣的,因此,人們在選擇工作地或者居住地時,考慮到發展潛力和物價,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現在,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現在的重慶主城九區。如果大家對于重慶主城有幾個區的詳細情況也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黃色字體跳轉后進一步閱讀了解哦。
一、現在的重慶主城九區
重慶主城由九大區組成,分別為:渝中區、沙坪壩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渝北區、巴南區、北碚區。
二、重慶主城區歷史發展
1997年直轄以來,由于重慶市的特殊結構,所形成的一個類似于直轄市經濟、文化和交通概念上的市區范圍,就是重慶主城區。這一概念常常與“老重慶地區”(即原四川省重慶市,俗稱九區十二縣,經調整后行政范圍即今重慶市區九區、長壽區、綦江區、永川區、璧山區、大足區、江津區、合川區、銅梁區、榮昌區、潼南區,面積23113.95平方公里)和“重慶直轄市”(今重慶市38個區縣,面積82402.95平方公里)相對應。1929年建市之初,重慶“城市”面積為2.4平方公里,經過80余年的發展,重慶建成區擴大了200余倍。截至2009年底,原重慶主城(今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481平方公里。自重慶1939年首次析出四川成為中央直轄市以來,重慶主城區即民國重慶最初的行政區范圍,這一范圍一直維持到解放后。解放后重慶再次成為中央直轄市,中共西南局駐地,為了帶動當時沒有工業的四川發展,中央考慮決定將重慶以副省級的形式并入四川,以便帶動相對落后的四川一起發展。1958年中央又取消計劃單列將重慶降為地級市,后來四川省將民國時期由全國遷移至重慶的一些工廠、一些好的大學學科以及新中國建立后的一些大區機構分拆至四川腹地平衡發展。1983年,重慶重新成為計劃單列市,同年四川省決定將永川地區8縣(江津縣、璧山縣、永川縣、合川縣、潼南縣、銅梁縣、榮昌縣、大足縣)相繼并入重慶,成為了四川省重慶市的一部分,這8個縣并入重慶后特別是1997年重慶第三次直轄后,迅速跟上重慶發展步伐,經濟快速跟當時全國第四大經濟城市融合在一起。
三、重慶主城最繁華的是哪幾個
重慶轄26個區,最繁華的區主要在:重慶主城區的五大商圈。重慶主城區內有五大商圈,分別為:解放碑步行街(渝中區)、南坪步行街(南岸區)、觀音橋步行街(江北區)、沙坪壩三峽廣場(沙坪壩區)、楊家坪步行街(九龍坡區)。重慶主城由九大區組成,分別為:渝中區、沙坪壩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渝北區、巴南區、北碚區。
以上這五個步行街商圈都比較繁華,商業和人氣也比較旺(每個步行街的地下面都有大型的地下商場),交通也很方便。所以相對來說這五大商圈所在的區也就比較繁華,這其中又以渝中區和江北區更為繁華。
了解完以上小編整的關于現在的重慶主城九區的信息,相信大家都增長了知識。重慶各個城區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地方特色,會有不同的發展策略,但總體而言,重慶還是由旅游業和服務業支撐起了大半的江山。大家要想到重慶發展,就需要好好考慮哪一個城區或者地方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