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社區工作者工資待遇 重慶市社區工作內容
- 作者:晗柒
- 更新日期:
- 閱讀:3439
大家好,社區工作者相信我們都接觸過,作為基層組織的工作者,他們往往并不受大家的重視,但卻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我們社區的各種管理和協調都要依賴于社區工作者們進行,他們在自己的基層崗位上默默奉獻,為我們建設和諧美麗的社區貢獻者著自己的力量。很多人的印象中基層工作者的薪資并不高,那么究竟是這樣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重慶市社區工作者工資待遇如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讓我們趕快看下去吧!
一、重慶市社區工作者工資待遇
社區專職工作者報酬由基本補貼、社區工作年限補貼、示范補貼、職業資格補貼和績效考核獎勵補貼組成。各類專職工作者基本補貼分別較現行標準上提400元/人·月,分別為正職3400元/人·月、副職3200元/人·月、委員及其他專職工作者3100元/人·月;連續工作每增加1年,每月社區工作年限補貼相應增加30元;專職工作者所工作的社區被評為區級、市級、國家級和諧示范社區的,按該專職工作者基本補貼的15%、20%、30%發給示范補貼;對專職工作者取得國家高級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助理社會工作師和重慶市社會工作員(含原重慶市社區管理師、社區管理員)職業資格的,逐月發給500元、300元、200元、100元職業資格補貼;績效考核按照16000元/人·年額度核撥街道統籌發放。“五險一金”由工作所在街道統一辦理,其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參照機關事業單位執行。專職工作者月收入4400元—6300元。
對社區非專職工作者給予生活補貼1000元/人·月;對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居民小組長、居民代表給予誤工補貼,分別為150元/人·月、150元/人·月、100元/人·月。
社區居委會日常工作經費按照15萬元/個·年核定;對獲評區級、市級、國家級和諧示范社區的,每年分別增撥工作經費2萬元、3萬元、5萬元。社區專項工作經費由街道根據實際情況報管委會審定后納入區財政預算安排。
二、重慶市社區工作內容
1、面對各類弱勢人群是指在經濟、社會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因而存在著種種生活困難的人群,如,老年人、殘疾人、貧困者等等。優撫對象包括現役軍人、革命烈士家屬、革命傷殘軍人、復員軍人、、因公犧牲軍人的家屬、病故軍人家屬、現役軍人家屬、軍隊離退休干部等等弱勢人群和優撫,要么喪失了勞動能力,或不具備勞動能、生活能力、要么因下崗、失業等問題存在著嚴重的生活困難,要么曾經是或現在是共和國的衛士及其家屬,這些人最有資格或最需要接受社區的幫助。把他們作為社區服務的重點對象,為他們提供福利服務,是社區服務最基本內容和最基本任務,集中體現了社區服務的福利性本質。
2、面向通居民群眾的便民利民的日常生活服務
與一般意義上的慈善事業不同,面向各類弱勢人群和優撫對象的社區服務,主要體現了它的福利服務和社會保障功能的話,為廣大居民群眾提供社區服務則是它的社會服務功能的一種重要表現。從產生、發展的過程來看,面向普通居民群從的便民生活服務之所以成了我國城市社區服務的主要內容之一,根源于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的客觀現實。據世界銀行提供的數據,社區服務剛剛起步時的1988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中服務業所占的比后重是21%,而世界上高收入國家平均高達55%,中等收入國家亦平均達32%。
三、社區工作者有前途嗎
1、社工有前途的。目前社工工資待遇跟大學生村官相差不多,各省市、各區縣的工資待遇并不相同,比如北京市的社區工作者待遇年均收入約為50000元,浙江地區社區工作者待遇年均收入約為45600元,除一線城市外,其他地區的社區工作者收入就略低一點,一般為年均40000多元。
2、社工,是指社會工作,是由英文SocialWork翻譯過來的,它指的是非盈利的、服務于他人和社會的專業化、職業化的活動。
以上就是小編總結的所有內容啦,相信看過的小伙伴們對于重慶社區工作可以有更為深入的了解。社區工作人員是我們都要尊敬的人,他們為我們的社區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和諧美麗的社區環境,疫情期間更是每家每戶的詢問和排查,工作十分辛苦。最后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我們匯博招聘的動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