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今年一季度GDP收入 重慶人均GDP全國排名多少
- 作者:若愚
- 更新日期:
- 閱讀:685
GDP數據想必是大家十分關心的重要數據了,每年的GDP數據一出來就能引起不少的人的關注和討論,GDP代表著發展的水平和未來發展的走向,還有實際的實力和經濟基礎,可謂是十分重要了。那么重慶今年一季度GDP收入是多少?重慶人均GDP全國排名多少?匯博招聘小編最近發現大家都在熱火朝天的討論這些問題,看來大家都很關心這些問題呢,小編表示也對這些重慶GDP的問題非常的好奇,于是整理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來想給大家一一解答。如果大家對于重慶上半年平均工資的詳細情況也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黃色字體跳轉后進一步閱讀了解哦。
一、重慶今年一季度GDP收入
根據重慶市統計局4月21日發布的數據,一季度,重慶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87.66億元,同比下降6.5%。
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87.37億元,同比下降1.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727.69億元,同比下降11.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72.60億元,同比下降3.4%。
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0.6%,較1―2月收窄13.4個百分點。其中,3月規上工業實現恢復性增長,當月增加值增長7.5%。
分三大門類看,一季度采礦業增加值下降1.6%,制造業下降11.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3.2%。
一季度,八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但較1―2月明顯收窄,特別是電子、材料、消費品以及汽車產業,對全市工業的影響較1―2月分別減少3.1、2.6、2.5和2.2個百分點,是全市工業生產回升的主要支撐;3月,電子、醫藥、消費品產業增速超過兩位數,分別為28.3%、19.5%和12.9%。高技術新興產品增勢良好,集成電路、智能手表、液晶顯示屏、半導體分立器產量分別增長4.3倍、2.5倍、36.3%和10.8%。
一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84.45億元,同比下降18.6%。其中,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6.13億元,下降5.0%,降幅比1―2月收窄19.7個百分點;3月商品零售下降4.7%,降幅比1―2月收窄16.3個百分點。
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196.22億元,下降41.5%;商品零售2188.23億元,下降15.6%。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商品呈現增長態勢,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9.9%,比1―2月加快4.4個百分點。
網上零售繼續增長。一季度,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31.5%,比1―2月加快15.6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加快25.4個百分點。其中,3月增長59.9%,比去年同期加快50.3個百分點。
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6.1%,降幅較1―2月收窄27.9個百分點。分版塊看,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4.9%,工業投資下降21.0%,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2.9%,降幅分別比1―2月收窄34.1、25.3和27.1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7.5%,第二產業投資下降20.8%,第三產業投資下降13.9%,降幅分別比1―2月收窄24.0、25.5、29.0個百分點。民間投資下降17.9%,降幅較1―2月收窄25.4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下降7.3%,降幅低于全部投資8.8個百分點。其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業、醫藥制造業投資恢復程度好于其他產業,分別增長77.6%和34.8%。
一季度,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1130.67億元,同比下降14.1%,降幅較1―2月收窄4.2個百分點;出口642.43億元,下降25.7%;進口488.24億元,增長8.1%。其中,3月進出口總額444.99億元,同比下降6.7%;出口255.91億元,下降14.8%;進口189.08億元,增長6.9%。
重慶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82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58元,增長0.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3元,增長2.0%。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52,比上年同期縮小0.03。
二、重慶人均GDP全國排名多少
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公布后,各省常住人口和人均GDP發生變化,部分省份人均GDP排名也發生變化。重慶常住人口增加至3205萬人,人均GDP降為7.8萬元,但省份排名不變,仍為第八,繼續領跑中西部。數據顯示,人均GDP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北京、上海、江蘇、福建、天津、浙江、廣東、重慶、湖北和內蒙古,北京以164904元高居榜首。從總體格局來看,人均GDP東西部差異明顯,人均GDP前七名的省份全部來自東部沿海地區。
三、重慶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渝中區是重慶的“母城”,是重慶的行政、金融、商貿、文化中心。渝中區幅員面積23.24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0.08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66萬人(2018年底)。這樣算下來,渝中區的人口密度就是約2.8萬人/平方公里,如果只算陸地面積,那么人口密度就是約3.3萬人/平方公里。
約3萬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可謂是比較高的。被稱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的中國澳門,其人口密度約2萬人/平方公里。澳門陸地面積32.8平方公里,總人口67.2萬人。澳門人口和渝中區相當,只不過面積比渝中區大了接近10平方公里,所以人口密度不及渝中區。
在重慶的區縣中,渝中的人口密度可謂一騎絕塵。排在第二名的江北區,人口密度只有3940人/平方公里,數值和渝中相差甚遠。
渝中區的高人口密度是有原因的。渝中區下轄11個街道辦,沒有一個鄉鎮,實現全面城鎮化,是重慶唯一沒有鄉鎮的區縣。作為重慶絕對的市中心,渝中區人口吸引力強。
渝中區是真正的山城,由于山地開發成本較高,以及空間稀缺,所以都向上借空間,眾多高樓沿山而建。單位面積上的高樓數量眾多,居住的人口也就多了,造成了人口密度上升。
渝中區地處長江、嘉陵江交匯處,兩江環抱、形似半島,是重慶面積最小的區縣。面積越小,計算的結果就越實際,也越能占得上風。假設將江北的觀音橋商圈劃成一個區域,那么那里的人口密度估計和渝中差不多。正是因為江北還有東部一些未開發的區域、森林公園等,稀釋了全區的人口密度,所以才沒有渝中那么高。
所以說,高度城鎮化、山地地形、較小的幅員面積,多方面的因素,才造就了渝中較高的人口密度。
這些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于重慶今年第一季度GDP相關問題的全部內容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重慶今年的GDP數據有一個基礎的了解了呢?總而言之,今年重慶的GDP數據還是非常耀眼的,繼續領跑中西部城市,人均GDP數據也不算很差。總體來看,重慶的未來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未來重慶的人口可能還會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