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電子商務方面的相關政策 重慶市電子商務方面的相關政策出臺的背景依據
- 作者:波嚶冰
- 更新日期:
- 閱讀:386
21世紀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繁榮發展,再加上互聯網的發展,更是錦上添花,我國的電子商務也逐漸發展。為了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寬松發展環境,營造良好生態,重慶有關單位及部門特地制定扶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小編這就分享給你們,如果有小伙伴對電子商務感興趣或者想要進行關于電子商務方面的工作,請跟著小編一起進入深層的了解吧。對了,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編還為大家分享了電子商務發展前景,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哦!
一、重慶市電子商務方面的相關政策
(一)支持電子商務產業集群壯大發展
(1)支持引進電子商務企業總部。鼓勵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領軍企業在我市設立企業總部、區域總部,建設區域營運中心、物流中心、結算中心及研發中心。對知名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或垂直類電子商務平臺,總部入駐重慶或在重慶設立市級以上區域運營中心的,交易額達到10億元的,第二年按照不超過地方財政貢獻的50%給予一次性獎勵,每家獎勵不超過500萬元。對在知名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上的銷售企業,總部入駐重慶或在重慶設立全資子公司的,銷售額達到1億元的,第二年按照不超過地方財政貢獻的50%給予一次性獎勵,每家獎勵不超過200萬元。
(2)支持打造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園區)。鼓勵利用閑置廠房、商業樓宇建設改造電子商務產業園,對于新認定的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園區),給予基地(園區)運營單位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于新認定的市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園區),給予基地(園區)運營單位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3)支持打造電子商務示范企業。鼓勵培育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對于新認定的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給予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于新認定的市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二)、支持電子商務生態打造
(4)支持網貨生產基地打造。鼓勵區縣打造農產品、消費品網銷品牌及其生產基地(園區),對新認定的市級網貨生產基地,給予基地運營單位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5)支持電子商務品牌打造。支持區縣打造區域公共品牌與電商知名品牌,對新認定的全市范圍內梳理出的網貨大品類“拳頭”產品,對品牌持有方(運營方)的營銷推廣費用給予不超過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6)打造電子商務人才培訓與交流平臺。鼓勵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相關機構開展市級跨區域電子商務技能培訓、提升培訓與沙龍等交流活動。對開展經認定的電子商務培訓活動5場以上(含)、且每場達100人次的行業相關機構,按照不超過場租費、專家費和資料費的50%,給予每場活動最高不超過2萬元的補貼。對開展經認定的投融資服務、創業輔導、交流沙龍和資源對接等活動的電子商務相關行業機構,活動達5場且總人數達200人次的,按照不超過每場租費、嘉賓費、資料費的50%,給予每場活動最高不超過1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每個承辦機構的補貼最高不超過20萬元。
(三)、支持電子商務做大做強
(7)支持電子商務主體提升發展。對電子商務企業實物產品年在線銷售額達1億元且同比增長20%、服務產品在線銷售額達2000萬元且同比增長20%、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的年服務收入達500萬元且同比增長20%的,分別按照實物產品在線銷售額增量部分的5%、服務產品在線銷售額增量部分的15%、服務收入增量部分的30%,擇優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資金支持。
(8)支持開展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支持發展電商扶貧愛心購、網絡捐贈、訂制化種植、認購訂養等電商扶貧模式。對年銷售貧困地區農特產品達2億元的市內電商平臺,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
(9)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安排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資金,用于支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空間,支持傳統外貿和制造企業轉型跨境電子商務“觸網”銷售和發展,支持關鍵性跨境電子商務通道建設,支持跨境電子商務智慧物流、倉儲,以及公共服務等環節的“補短板”項目建設。
(四)、支持電子商務創新融合發展
(10)支持傳統商貿企業線上轉型發展。支持傳統商貿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對于傳統商貿企業線上轉型,在線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的,對線上投入部分的30%擇優給予不超過50萬元的資金支持。
(11)支持傳統生產企業開展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支持傳統工業企業依靠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開展個性化設計和柔性化生產以及產銷對接,對于傳統生產企業注冊商貿法人企業并進行線上轉型,對在線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的,對線上投入部分的30%擇優給予不超過50萬元的資金支持。
(12)支持數字商務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支持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平臺經濟等數字商務新模式新業態。對智慧商圈、智慧會展等智慧城市商務領域探索建設,開展“新零售”應用建立跨界融合新主體,以及本地生活服務O2O、在線教育、創意眾包、視頻直播等數字商務重點項目,按照項目投入的30%擇優給予不超過50萬元的資金支持。
(五)、其他
(13)適用主體。本政策適用于符合條件的企業與相關行業機構。其中適用主體為企業的需是在重慶市登記注冊并納稅的企業。按照“擇優不重復”原則,同一項目同類資金不得重復支持。近三年被信用重慶列入失信主體“黑名單”、受到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的企業和單位,不納入支持范圍。
(14)解釋權限。本政策由市商務委、市財政局負責解釋,具體認定由相關申報指南配合實施。
(15)執行期限。該政策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次年上半年專門下發申報通知兌現上一年扶持政策。原《重慶市商務委員會 重慶市財政局 關于印發重慶市電子商務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渝商務發﹝2018﹞66號)不再執行。
二、重慶市電子商務方面的相關政策出臺的背景依據
近年來,我市電子商務迅猛發展,不斷催生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成為經濟領域最具活力的要素之一,在優化經濟結構、引導產業升級、擴大消費需求、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還存在產業基礎薄弱、市場主體不強、品牌缺乏競爭力、網絡銷售逆差較大等突出短板和問題。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電子商務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全國不少省市相繼出臺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措施。面對新形勢,需要進一步明確我市電子商務發展的思路和重點并匹配相應的政策,將電子商務作為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來抓,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
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電子商務工作,將電子商務納入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要內容,對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縮小全市電商銷售逆差給予高度關注。今年以來,又對農村電商發展和電商扶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月13日,敏爾書記到石柱縣“促改督戰”脫貧攻堅工作時組織召開座談會,專題研究電商扶貧工作,明確指出電商是風口,要“加強頂層設計,推進平臺建設,創新政策舉措,調動更多的社會力量,讓農村電商在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起到催化作用,實現‘接二連三’,把電商扶貧做成扶貧攻堅的一個亮點”。3月18日,良智市長在市政府第42次常務會議上指示,要求學習貴州農村電商工作經驗,研究提出推動我市農村電商發展的方案和舉措,確保我市農村電商和電商扶貧工作有明顯提升和變化。原劉桂平副市長親率14個貧困區縣政府負責同志到貴州考察學習,得到敏爾書記、良智市長先后對考察報告作出重要批示。
按照市委、市政府領導指示精神,市商務委出臺了《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意見》(渝府發【2019】17號)、重慶市扶貧領導開發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重慶市電子商務扶貧提升行動計劃》的通知(渝扶組辦發【2019】69號)文件,并同時起草了《重慶市鼓勵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作為配套文件共同助推全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
三、政策的主要內容、核心舉措、適用對象、執行標準以及注意事項
《政策、》共有17條,由政策目的、政策支持內容及附則組成。其中,主要內容如下:
政策目的。《政策、》明確該政策是為貫徹落實《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意見》(渝府發〔2019〕17號)精神,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寬松發展環境,營造良好生態而制定。
政策支持內容。政策一共從四個方向進行支持。一是支持電子商務產業集群壯大發展。分別從支持引進電子商務企業總部、支持電子商務平臺發展、支持打造電子商務示范園區(基地)、支持打造電子商務示范企業進行支持。二是支持電子商務生態打造。分別從支持網貨生產基地打造、支持電子商務品牌打造、支持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冷鏈物流、打造電子商務人才培訓與交流平臺進行支持。三是支持電子商務做大做強。分別從支持電子商務主體提升發展、支持農產品上行、支持開展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進行支持。四是支持電子商務創新融合發展。分別從支持傳統商貿企業線上轉型發展、支持傳統生產企業開展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支持數字商務新模式新業態發展進行支持。
政策附則。本政策由市商務委負責解釋,具體認定由相關申報指南配合實施。政策適用主體為企業的需是在重慶市登記注冊并納稅的企業。該政策自印發之日起實施,原《關于印發重慶市電子商務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渝商務法【2018】66號)不再執行,本政策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給各位小伙伴們分享的關于重慶市電子商務方面的相關政策、政策出臺的背景依據以及三、政策的主要內容、核心舉措、適用對象、執行標準以及注意事項,不論我們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要積極主動去了解相關的政策,做事情也要符合政策,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把事情做成功。小編的分享希望能對各位小伙伴們有幫助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