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大型央企推薦 央企的基本概況
- 作者:晗柒
- 更新日期:
- 閱讀:849
曾經有人說過,世上最堅硬的東西包括鋼鐵。在現代,很多人將很安穩的工作稱為“鐵飯碗”,這說明了其工作的安穩性。隨著我國的綜合國力逐步得到提升,央企和國企等企業變成了人們眼中的“鐵飯碗”。于是很多人都想要進去央企等企業工作,畢竟安穩且工資還行是這些工作的特點。不過正是因為央企的職位的福利好又安穩,這部分職位的招聘要求也變得不低,想要應聘的人如果沒有真本事的話,可能不會成功。除此之外,小編建議大家還要了解央企的基本情況。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講一下重慶市大型央企推薦。
一、重慶市大型央企推薦
(一)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上市企業——中國中冶屬下的大型骨干施工企業,主要聚焦國內外大中型工業與民用建設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以及環境治理工程等,迄今已有55年歷史。中冶建工在全國各地創造了200余項國家、省部級優質工程,其中6項工程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2項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先后進入阿爾及利亞、烏克蘭、格魯吉亞、塞爾維亞、愛爾蘭等非洲、歐洲市場。2011年至今,中冶建工連續9年實現營業收入和新簽合同“雙百億元”。
(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重慶船舶工業有限公司
公司隸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前身為四川省第六機械工業局,1983年,經國家經貿委批準改制成立重慶船舶工業公司,是中船重工在渝的造修船及產業鏈齊備的產業基地;已成為我國裝備制造業重要的科研生產基地。公司現有員工16000余人,下屬獨立法人企業12家,包括船舶制造廠、船舶動力配套生產廠、艦船儀表廠等。產品不僅應用于國內的船舶、航天、航空、兵器等國防領域,遠銷到美洲、歐洲、非洲及亞洲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三)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26日,原名中國南方工業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統籌發展整車、汽車零部件、銷售與服務、物流等業務板塊,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業鏈。擁有20家二級企業,包括長安汽車、江鈴汽車、東安動力、湖南天雁4家上市公司。整車板塊主要是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安1983年進入汽車領域,科技研發實力連續多年位居行業前列,同時與福特、馬自達、鈴木、標致雪鐵龍等國際知名汽車生產商開展深入合作。
二、央企的基本概況
央企,即中央企業(Chinese central State-owned enterprises),為“中央管理企業”的簡稱,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或委托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出資人職責,領導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國資委或其他等中央部委(協會)管理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
按照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中央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特別指出,在我國除了廣義和狹義定義的中央企業外,對于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這些中央企業歸國務院直屬管理,屬于正部級。
三、央企的發展歷程
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有企業經營慘淡,2/3以上的國有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國企改革,對當時的政府來說,是“最為難啃的骨頭”。從1997年開始,為了實現國企三年脫困,國家除了要求在國企領域本身進行改革外,還出臺了多項配套措施來剝離國企的負擔。
為了拯救國有企業,包括國家的注資、國際國內資本市場的融資、債轉股、中央儲備金、貼息貸款,國家花了2萬多個億——這在當時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1999年,中央第十五屆四中全會就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政企分開一直是國企改革的核心問題,而這個問題從來都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
2006年,央企實現利潤超過1萬億,這其中,利潤超過一百億元的央企有19家,另外有19家企業進入了財富雜志公布的500強,比2003年增加了10家。到2008年,在國有企業創造的利潤當中,央企占到80%。
早在2003年國務院國資委成立之初,國務院國資委所管理的央企數量是196家,經過重組,至2015年3月,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央企數量112家。加上保監會、銀監會、證監會直接管理的金融央企,一共為124家央企。截止至2015年12月12日,國委會發布的央企名錄共有106家。
以上的內容就是匯博招聘小編為各位讀者們整理出來的與重慶市大型央企推薦有關的基本情況了。雖然人人都說央企的工作是鐵飯碗,待遇很好,但是小編想說,如果一個人沒有真本事的話,那也是沒有可能得到央企崗位的機會的。最后,小編祝大家工作順利、事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