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制造業的發展現狀 重慶產業現狀
- 作者:小葵
- 更新日期:
- 閱讀:1741
當前社會的制造業可謂是非常發達了,隨著人們生活的富裕,對物質生活的需要也在不斷提高,這也催動著制造業的持續高速發展了,那么想必大家會對重慶制造業的發展現狀發出疑問,那么懷著這樣的疑問,大家又都對重慶重慶制造業的發展現狀很感興趣,所以呢小編今天就為大家總結了重慶制造業的發展現狀的詳細資料,供大家查看了解,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還想了解一下重慶的制造企業有多少家的話,就點擊黃色部分跳轉查看把!
一、 重慶制造業的發展現狀
重慶是老工業基地之一,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處于重要地位.近年來重慶市制造業增速放緩,占GDP的比重下滑,傳統制造業面臨瓶頸,盡管"去產能"效果開始顯現,但產能仍處于過剩。
2016年,重慶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31.2%,對地區經濟增長具有較大的影響,是驅動地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核心動力。但隨著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資源環境約束日益突出,勞動力資源優勢逐漸弱化,加上歐美國家再工業化,重慶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大而不強的中低端產業格局亟待突破,加快發展高端制造業刻不容緩。
二、重慶產業現狀
1產業規模日趨壯大,現代產業體系初具雛形
直轄以來,重慶經濟總量不斷增大,GDP保持年均11%的高速增長。
200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097億元,在全國排第24位,在西部地
區位列第6位,是1997年的3.75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8025元,在西
部地區僅次于內蒙古(32214元)、新疆(19893元)、陜西
(18246元),位列第四。2008年經濟增速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比全
國水平9%高出5.3個百分點,在西部12個省市中居第3位,在全國31
個省市中居第5位。
全市產業體系日趨完善。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車摩托車、天然氣石油
化工、裝備制造、材料冶金、電子信息、綜合能源、生物醫藥和部分勞動
密集型加工制造業為代表的優勢產業集群,以金融、商貿物流、研發服務
等為代表的生產、生活性服務業,以特色種養業為代表的現代農業,構成
了結構不斷優化、門類更加齊全、布局日趨合理的現代產業體系。
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升級,二、三產業發展迅速
隨著經濟的發展,重慶市的從業人員逐漸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
轉移。在1907-2008年間,農林牧副漁的從業人員比重降低了
12.2
個百分點,總量從989萬降到747萬;第二產業從1997年的18.3%
三、重慶制造業發展研究
文繼常
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工業化水平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重慶直轄以來,制造業得到飛速發展,無論是增長速度還是增長質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制造業已經成為重慶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推動重慶“求突破、上臺階、大發展”的新階段,重慶制造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本文研究重慶制造業結構和競爭力,提出制造業發展對策,對增強重慶市綜合競爭力,建設西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統籌城鄉的直轄市,在西部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統計學等理論為指導,將規范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
首先對產業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進行定義和梳理,然后對國內外發達地區制造業發展成功經驗進行回顧。本文利用偏離份額法、專業化率、區位商等對重慶制造業的結構和競爭力進行比較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對重慶制造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問題成因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表明,重慶制造業存在布局分散,專業化部門少,結構單一、新興產業發展緩慢,主導產業優勢不強等問題,在客觀分析和把握重慶市制造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論文最后提出重慶市制造業發展對策建議,重點討論了產業結構和布局的調整、產業集聚、配套產業建設、自主創新能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等內容。
看到這里想必大家也應該都有所收獲啦,那么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總結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對此還有什么疑問,或者是大家今后還想繼續了解更多關于重慶制造業發展情況的話,歡迎大家繼續匯博招聘這個網站噢!我們會盡力產出噠!謝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