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哪個區最好 重慶一共有幾個區
- 作者:一路向陽
- 更新日期:
- 閱讀:21700
重慶作為南方的大都市,相比于廣西,云南來說是比較發達的城市了,現在人民的生活不斷的升高,對于環境以及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的,重慶由有一個一個的區構成的,不同的地理位置,它的發展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呀,也是會有主次之分的,比如比較繁華的地帶一般是在市中心的,還有經濟發展比較好的一個地段也會是在市中心,所以市中心的人口一般都會比較多,重慶的占地面積雖然不是很大但是也有很多個區,接下來跟小編一起看看重慶有幾個縣區。
一、重慶哪個區最好
1.渝中區--渝中區經濟的發達難以想象,以為是個老區,基本處于飽和狀態,號稱西部金融經濟中心,解放碑是渝中區代名詞,中國10大商業街之一。
2.江北區--重慶目前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區,江北區范圍廣,發展力比渝中區要大,待開發性比較強,觀音橋是江北的代名詞,重慶第2大商業街,目前與解放碑獨霸天下。
3.沙坪壩--沙坪壩是重慶的學府聚集地,匯集了中國很多的高等院校,重慶出名的中學,小學大多都出自沙區,大學城就位于沙區。經濟發展很快,三峽廣場是沙區的代名詞,重慶第3大商業街。
4.南岸區--最近2年應該是重慶發展最快的一個區,南濱路絕對是南岸區的名片,經濟勢力不可忽視,發展潛力很大,南坪步行街正在取締沙區地位商業地位。
5.九龍坡區--經濟體比較的分散,工業是該區的強項,商業地位早已經被其他區域所超越,發展速度也是很快,交通很差,楊家坪步行街是該區域的商業中心。
6.巴南區-工業老城,建筑比較落后,很有老重慶味道,商業沒有前面的幾個區發達,一般商業性質公司在那邊比較少,高檔寫字樓也很少,魚洞貌似是巴南區最繁華地區。
7.渝北-重慶的新型區域,比較現代化,住宅區比較多,龍湖是渝北的代名詞,白領富人比較多,有很多高檔場所,渝北和前面所有區都有區別,經濟發達,人口少,GDP高
8.兩江新區--國家新開發出來的區域,經濟上面絕對會在未來幾年給重慶人一個驚喜,
還有其他區就不介紹了,渝中,江北,沙區,南坪,楊家坪,算是重慶商業的主流地區,上班族集中地帶。
二、重慶一共有幾個區
重慶主城由九大區組成,分別為:
渝中區、沙坪壩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渝北區、巴南區、北碚區。
三、重慶比較繁華的區的位置
重慶主城區內有五大商圈,分別為:
解放碑步行街(渝中區)、南坪步行街(南岸區)、觀音橋步行街(江北區)、沙坪壩三峽廣場(沙坪壩區)、楊家坪步行街(九龍坡區)。
以上這五個步行街商圈都比較繁華,商業和人氣也比較旺(每個步行街的地下面都有大型的地下商場),交通也很方便。所以相對來說這五大商圈所在的區也就比較繁華,這其中又以渝中區和江北區更為繁華。
渝中區:
地理位置 地處重慶市中部偏東,長江、嘉陵江匯流處,東、南、北三面環水,西面通陸,與沙坪壩區和九龍坡區接壤,呈兩江環抱的半島狀。境內地形狹長,西高東低。最高處鵝嶺,海拔379米;最低處朝天門沙嘴,海拔160米,是中國著名的"山城";因瀕臨兩江,又是秀美的"江城",城市臨水而筑,依山而建,城在山中,山在水中,故有山水城市之美譽。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類型,云霧較多,降水豐富,空氣潮濕,風力微弱,全區總面積22.56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8.1平方公里。
歷史概況 渝中區是重慶市的母城,歷史悠久。從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郡治江州以來,歷為郡、州、府、縣治所,并曾為巴國國都、大廈國都。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盟軍總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重慶辦事處等均駐境內。重慶解放后,市黨、政、軍領導機關一直駐在區內。1950年6月建立第一區,1955年11月改稱市中區,1995年3月更名為渝中區。
行政區劃 渝中區人民政府下轄解放碑、朝天門、望龍門、南紀門、較場口、七星崗、兩路口、菜園壩、王家坡、大溪溝、上清寺、大坪、化龍橋等13個街道辦事處,308個居民委員會,1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民族 1996年末居民總戶數為190,614戶,常住人口為575,803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91,537人,女性人口284,266人,農業人口3239人。全區共有漢、回、藏、滿、蒙、苗等35個民族,其中多為漢族。1996年全年出生人口3087人,出生率為5.36‰;死亡人員4366人,死亡率7.5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22‰。
江北區:
地理位置 位于重慶市主城區,與市中區相臨,1998年,總面積2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85公頃。
行政區規劃概況 現轄唐家沱、魚嘴、復盛3個鎮,五寶鄉和峽口鎮郭家沱村,華新、石馬河、大石壩、觀音橋、五里廟、寸灘、江北城、郭家沱8個街道辦事處,168個居委會, 81個村委會。
人口情況 全區總人口45.18萬,其中非農業人口34.45萬。
農業經濟 全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1424萬元(現價)。糧食產量33831噸,油料產量423噸,煙葉產量1噸,茶葉產量2噸,水果產量8576噸,豬肉產量4724噸,水產品產量1776噸。
沙坪壩區:
該區總面積3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458公頃。
行政區規劃概況 現轄覃家崗、歌樂山、井口、陳家橋、曾家、虎溪、西永、土主、青木關、鳳凰、回龍壩、中梁12個鎮及石橋聯芳村,小龍坎、沙坪壩、磁器口、詹家溪、石井坡、童家橋、渝碚路、天星橋、土灣、新橋、山洞、歌樂山13個街道辦事處,174個居委會, 87個村委會。
人口 全區總人口64.68萬,其中非農業人口42.47萬,人口密度達1677人/平方公里。
農業經濟 1998年,全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2427萬元。糧食產量95278噸,油料產量565噸,糖料產量174噸,煙葉產量2噸,茶葉產量278噸,水果產量5030噸,豬肉產量7489噸,水產品產量3535噸。
工業發展 1998年,全部工業總產值1226878萬元。
南岸區:
地理位置 南岸位于重慶度江南岸,與市中區相臨,依山傍水。全區幅員面積2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19公頃,森林面積35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概況 現轄南坪、南山、峽口、涂山、雞冠石、黃桷椏、長生橋、迎龍、廣陽9個鎮和郭家沱鎮廣陽壩居委會、花溪鎮的二塘村;南坪、龍門浩、海棠村、玄壇廟、彈子石、大佛段、銅元局、花園路8個街道辦事處,146個居委會, 74個村委會。
人口情況 全區總人口44.46萬,其中非農業人口29.72萬,農業經濟 1998年,全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3106萬元。 農業 糧食產量55285噸,油料產量194噸,糖料產量8噸,煙葉產量115噸,茶葉產量5噸,水果產量1521噸,豬肉產量5559噸,水產品產量2372噸。
工業 1998年,全部工業總產值875516萬元。
九龍坡區:
九龍坡區地理條件優越,城市功能完備。水陸空交通便捷,是重慶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九龍坡港是長江上游最大的水 運聯運港,沿江有大渡口、銅罐驛、黃謙碼頭;成渝、川黔、湘渝鐵路交匯于重慶南站,鐵路南站、西站是重慶最大的貨運編組 站;成渝高速公路起始段橫穿轄區東西,李家沱長江大橋和正在建設中的鵝公巖長江大橋緊連川黔、成渝公路。國道、市道、城市干道及區鄉村公路網四通八達,公路 里程505公里。
行政區規劃概況 九龍坡區是重慶市主城區之一,與渝中區、沙坪壩區、大渡口區毗鄰,與南岸區、巴南區隔江(長江)相望。 幅員面積437平方公里,轄楊家坪、黃桷坪、謝家灣、石坪橋、石橋鋪、中梁山6個街道辦事處;九龍、石橋、華巖、白市驛、含谷、陶家、巴福、走馬、金鳳、西彭、石板、銅罐驛12個鎮,總人口67.5萬人,其中城市人口43萬。區人民政府駐重慶市楊家坪。
經濟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九龍坡區國民經濟市場化、社會化程度明顯提高,工農業生產迅速發展,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社會事業 蒸蒸日上,城市面貌日新月異。1997年,區屬工業總產值70.58億元,鄉鎮企業產值101.6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億元;稅收收入8.17億元,區級財政收入1.82億元。
渝北區:
地理位置 位于重慶市區東北部、嘉陵江與長江北岸的三角地帶。北與四川省廣安地區華鎣市、鄰水縣分界,東與重慶市長壽縣接壤,南與重慶市江北區毗連并同巴南區、南岸區、沙坪壩區隔江相望,西與重慶市北碚區、合川市相鄰。總面積1452平方公里,1998年,年末實有耕地面積41010公頃。
剛剛跟著匯博招聘小編一起看了有關重慶區的一些東西,想必大家一定對重慶的一些地理位置有了很多的了解呢!現在沒時間的沒錢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可以攢夠錢叫上你的小伙伴們去重慶玩玩呀,我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