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北區2021經濟發展狀況 重慶渝北區農業發展狀況
- 作者:波嚶冰
- 更新日期:
- 閱讀:884
對于大部分的朋友來說,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收入問題呢,那么同樣道理,對于一個地區來說,當地最重視的也就是他們的經濟發展狀況了,在2021年已經過半,那么大家都知道自己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如何嘛?當然,雖然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是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來扶持當地經濟的發展。今天小編就以重慶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重慶市渝北區2021年的經濟發展狀況,感興趣的朋友就快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對了,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編還為大家分享了重慶渝北區未來發展趨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哦!
一、重慶渝北區2021經濟發展狀況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5002.79億元,比上年增長3.9%。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1803.33億元,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9992.21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13207.25億元,增長2.9%。三次產業結構比為7.2:40.0:52.8。民營經濟增加值14759.71億元,增長3.8%,占全市經濟總量的59.0%。?
圖 2016-2020年重慶市三次產業結構
城鎮新增就業人員65.56萬人,比上年下降12.8%。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5%,比上年末上升1.9個百分點;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7%。
全市農民工總量736.6萬人,比上年下降2.9%。其中,外出農民工522.6萬人,下降3.6%;本地農民工214.0萬人,下降1.2%。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0.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0.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1%。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13.6%。
三大攻堅戰取得成效。按現行國家農村貧困標準測算,全市已實現脫貧攻堅目標,1919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14個貧困區縣全部摘帽,絕對貧困歷史性消除。2020年全市貧困地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19元,比上年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滿足優良天數333天,同比增長17天。主城區環境空氣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下降13.2%。地表水總體水質為優,Ⅰ~Ⅲ類水質的斷面比例為94.8%,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庫區一級支流水質呈富營養的斷面比例為33.3%。全市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順利收官,主要風險指標均好于全國平均水平。
“八項行動計劃”三年任務總體完成。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進展明顯,成功舉辦三屆智博會,集聚大數據智能化企業7000余家,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2780個,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5%。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扎實推進,71個重點項目建設實現預期目標。城市提升行動計劃持續推進,21個重點專項完成投資3890億元。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取得積極進展,10個專項和32項重點任務全面鋪開。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行動計劃取得突破,2020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運輸72895標箱,同比增長45.1%;總運輸貨值133.15億元,同比增長32.3%;其中外貿貨值97.62億元,同比增長39.9%。物流網絡輻射96個國家和地區260個港口。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等行動計劃穩步實施,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保持80%左右,生態環保領域28項重點工程和119項具體任務總體完成。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逆勢成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5%,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3%,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28.0%和19.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分別增長17.4%、4.7%、16.8%和9.0%。全年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6.6%,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8.3%。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45.0%,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43.7個百分點。全年新增市場主體50.53萬戶,年末市場主體總數298.28萬戶。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全面清理市、區縣、鄉鎮三級行政權力事項,市級行政權力壓減到4315項。市級行政許可事項“最多跑一次”比例超過97%,網上可辦事項超過95%,推動實現58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95項政務服務事項“川渝通辦”。全面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企業前置審批事項減至32項、精簡率達83%,常態化企業開辦時間縮短至1個工作日。建立跨部門、跨層級的全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抽查結果公示率100%,上線“互聯網+監管”系統,歸集監管事項3.24萬項,匯聚有效數據4538萬條,實現監管數據全面歸集、監督過程全部公開。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局良好。川渝兩地形成四級工作機制、成渝定期聯系機制和毗鄰地區合作機制,累計簽訂合作協議236個,開工川渝共同實施的重點項目27個,累計完成投資354億元。成達萬、渝萬高鐵開工,成渝城際完成提質改造、實現1小時直達,中歐班列(成渝)號實現首發;成立重點產業工作專班,川渝汽車、電子產業全域配套率超過80%,開發一程多站跨省旅游線路70余條;設立雙城經濟圈科創母基金,聯合實施重點研發項目15個;9個合作功能平臺啟動建設,跨省戶籍實現“一站式”遷移,重慶中心城區和成都主城實現公交“一卡通”。
二、重慶渝北區農業發展狀況
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836.78億元,比上年增長4.7%。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004.59萬畝,比上年增長0.2%。糧食綜合單產359.92公斤/畝,增長0.4%。
全年糧食總產量1081.42萬噸,比上年增長0.6%。其中,夏糧產量119.64萬噸,減產0.4%;秋糧產量961.78萬噸,增長0.7%。全年谷物產量753.73萬噸,增長0.4%。其中,稻谷產量489.19萬噸,增長0.4%;小麥產量6.09萬噸,減產11.9%;玉米產量251.13萬噸,增長0.6%。全年豬肉產量108.82萬噸,下降2.9%。生豬出欄1434.53萬頭,下降3.1%。年末生豬存欄1082.90萬頭,增長17.5%。
三、重慶渝北區工業和建筑業的發展
全年工業增加值6990.77億元,比上年增長5.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8%。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7.3%,股份制企業增長4.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3.9%,私營企業增長4.1%。分門類看,采礦業下降0.6%,制造業增長6.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1%。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產業看,汽車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1%,摩托車產業下降1.7%,電子產業增長13.9%,裝備產業增長2.9%,醫藥產業增長4.5%,材料產業增長7.1%,消費品產業增長0.8%,能源工業增長0.9%。分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0.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8.0%,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2.4%,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0.7%,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2.7%,通用設備制造業下降0.4%,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下降1.2%,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7.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4.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17.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增長103.9%,集體企業下降116.1%,股份制企業增長8.1%,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27.5%,私營企業下降0.4%。分門類看,采礦業利潤比上年下降24.1%,制造業增長21.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9.4%。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3001.44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全市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總產值8974.97億元,增長9.1%。
今天小編帶領著大家一起去了解了一下重慶渝北區2021年的經濟發展狀況,總之,重慶渝北區是重慶當地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重慶渝北區的農業,工藝以及服務業都支撐著渝北區的經濟發展,小編也相信,這個地區在未來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歡迎大家下載匯博招聘app去了解更多的資訊哦,相信大家一定在這里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