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有哪些歐美外資企業 當前就業形勢分析
- 作者:靈夕
- 更新日期:
- 閱讀:1783
自從國家實行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涌入中國市場,使得中國市場呈現著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20年初國內爆發了新冠疫情,疫情來勢洶涌,把很多人都打了個措手不及。我們都知道外資企業是主要依靠著外貿運轉的,如今疫情爆發,出入境就變成了一件非常棘手的問題,甚至有些外企不得已宣布破產。再加上每一年的大學生畢業人數都在成倍的增長,外企的就業崗位供不應求。那么重慶有哪些歐美外資企業呢?接下來就讓匯博招聘小編來為大家解答疑惑。
一、重慶有哪些歐美外資企業
(一)外企的分類
1、是汽車(重型汽車)制造產業群,徐工、柳工、慶鈴、北奔、建設車用空調為代表。
2、是摩托車制造產業群,建設雅馬哈、恒勝、隆鑫為代表。
3、是機電產業群,以ABB、隆鑫熱動力基地、賽力盟電機、唯遠機電為代表。
4、是精密機械產業群,以椿中島鋼球、五糧液什普什、智能水表、大順電器為代表。
5、是印刷包裝產業群,以新華印刷廠、九洲印務、《重慶時報》印務基地、蟠龍印務為代表。
6、是石材及鋼材加工產業群,以綠云石都、恒冠鋼材、恒勝鋼材、新世界建材、金科機電為代表。
(二)相關例子
1、以下是一部分重慶外資企業的相關介紹:
美心集團(中美合資)
長安鈴木(中日合資)
慶鈴汽車(中日合資)
重慶依維柯紅巖卡車(中意合資)
重慶建設雅馬哈摩托車有限公司(中日合資)
重慶有友食品(中日合資)
重慶金帕環保科學有限公司(中日合資)
重慶嘉陵-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 中日合資)
重慶山本鑿巖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中日合資)
二、當前就業形勢分析
(一)疫情對于我國整體經濟的沖擊
截止到2019年12月,針對高校生的網上發布職位數中,需求量排名前十的熱門招聘行業依次為:房地產、互聯網/電子商務、教育/培訓/院校、計算機軟件、金融/投資/證券、專業服務(咨詢、人力資源、財會)、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貿易/進出口、保險、快速消費品(食品、飲料、化妝品)。
相較于2017與2018年,表現相對平穩的是:教育培訓、互聯網/電子商務、計算機軟件、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及科技產業。
(二)專門人才素質未達標
我國高等院校近年來畢業生大增,但是專門人才的素質不能適應需要。據2000年《洛桑報告》稱,在我國“合格工程師可獲程度”以及“合格信息技術人員可獲得程度”兩項指標,在30多個國家中均屬倒數第一位。這從一個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中“重分數輕能力”、“重書本輕實踐”的弊端。
世界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稱:盡管中國每年有600多萬大學畢業生,真正適合到跨國公司工作的估計在16萬人左右。大多數畢業生缺少項目實踐,或英語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供求分布不均
1.我國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且短時間之內難以改變。經濟越發達的地方就業機會也越多,發展空間越大,導致高校畢業生傾向于在城市、在東部地區、在高收入行業求職就業。
2.制度上存在障礙。現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戶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與市場就業機制還不完全適應。以干部身份和戶籍為基礎的管理方式與社會勞動力資源的統籌管理不協調,導致就業機會不均等,就業政策不平衡,畢業生在地區之間、企業與機關事業之間流動仍然存在障礙,畢業生身份轉換困難,就業渠道不暢通,進一步加劇了結構性矛盾。
3.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需要大量畢業生,但工資待遇相對較低、發展空間較小,部分企業用工不規范,對畢業生吸引力有限;基層教育、醫療、農技等部門急需人才,但由于編制限制等原因,吸納畢業生能力有限。
在疫情的背景下,就業形勢變得非常嚴峻,再加上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越來越多,具體的情況大家可以參考重慶外企有哪些職位。在這樣的情況下,尤其需要大家冷靜對待,萬不能自亂陣腳。
三、疫情下的重慶外企現狀
作為中國內陸首個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集聚眾多制造和服務企業,占據全球汽車和智能終端生產鏈條重要一環。首批外資企業實現有序復工復產,獲得“一對一”服務。
在重慶的發展計劃中,外貿與外資,是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助力。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我國外貿外資受到沖擊,重慶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在此背景下,持續維護產業供應鏈、穩定全市外貿外資,就成為了今年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
而外企同樣也需要做出努力:
(一)堅定在渝投資信心
(二)企業復工復產順利
(三)力爭完成年度目標
希望能以政策讓企業暖心、以服務讓企業貼心、以行動提振企業信心,與企業攜手同行、戰勝困難,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以上就是匯博招聘小編整理出來的有關于重慶有哪些歐美外資企業的問題的相關答案了。看到了這里,大家肯定感受到了就業的困難,其實只要你自己是優秀的存在,就變得很容易了。所以,大家應該珍惜學習的機會,使自己變得更優秀。最后,祝大家工作越來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