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國有企業薪酬改革 重慶市屬國企領導級別
- 作者:Eternal
- 更新日期:
- 閱讀:1679
在國企工作,是比較穩定且體面的。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終止占有極大的比重,出來待遇比較好以外,還會有很多額外的員工福利,而且最重要的是還可以為人民做貢獻,這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企業。相信大家都對國企比較憧憬,我們知道每個城市都有著很多國企,每個城市的國企待遇都不一樣,對于薪酬的管理方法也不一樣,我們之前也了解了重慶市國企招聘用人標準是什么?,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重慶市國企薪酬管理實施辦法是怎么樣的吧!
一、重慶國有企業薪酬改革
重慶市國資委首次在官網發布《市屬國有重點企業負責人2015年度薪酬信息披露》,披露了34家市屬重點國企負責人2015年度薪酬,數據顯示,這些國企領導們的稅前薪酬大部分在50多萬元到60多萬左右,最高為86.31萬元,最低的為39.60萬元。隨著國企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這些負責人的收入將越來越透明。
這份披露信息中,包括渝富集團、商社集團、西南證券等34家市屬重點國企的高管薪酬。信息顯示,34家企業中,“一把手”稅前薪酬大部分在50多萬元到60多萬左右,稅前薪酬最高為86.31萬元;最低的為39.60萬元。其中,金融行業薪酬較高,重慶銀行、重慶農商行、西南證券這三家企業多位高管稅前薪酬超過了80萬元;三峽擔保、興農擔保“一把手”的薪酬也接近60萬元。
披露顯示,負責人的稅前薪酬包括三項:應付薪酬、“五險一金”及企業年金的單位繳存部分、其他貨幣收入。薪酬情況標注了“是否在股東單位或其他關聯方領取薪酬”這一項。另外,數據還標識了負責人的任職起止時間。
趨勢:高管薪酬越來越透明
去年發布的《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中,也對國企負責人薪酬制度進行了說明:“構建符合國情、市情的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全面落實《重慶市深化市管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渝委發〔2015〕18號),加強和改進全市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
按照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進程和企業負責人分類管理要求,結合實際,綜合考慮企業負責人的經營業績和承擔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建立健全符合市情和國有企業特點的薪酬制度,規范企業收入分配秩序,形成薪酬水平適當、結構合理、管理規范、監督有效的收入分配格局,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2016年12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首次公布了負責管理的111家企業負責人2015年度稅前薪酬,隨之,各個省市國企高管薪酬也陸續公開。
二、重慶市屬國企領導級別
國有企業有中央國企和地方國企,中央國企由國資委直接領導,bai地方國企隸屬于地方政府或者中央部委,級別有正部級、副部級、正廳級、副廳級、正處級、副處級、正科級和副科級。
國企行政級別廢除步履艱難:1999年《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企業及企業領導人不再確定行政級別,2001年經委表示將對企業重新劃分等級,2008年上海市下發通知取消行政級別。現目前還沒有在全國實行。
國有企業,是指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
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商業類和公益類的特點,其商業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為國有企業的設立通常是為了實現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起著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
三、2021年重慶事業單位改革方案
1、主要目標
改革的總體目標是:2021年前,建立起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基本服務優先、供給水平適度、布局結構合理、服務公平公正的具有重慶特點的公益服務體系,為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提前。
改革的階段性目標是:2021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事業單位分類工作。2021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在機構編制、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險、財稅政策等方面的改革取得明顯進展,管辦分離、完善治理結構等改革取得較大,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優化,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會提供重要保證。
2、工作任務
(1)按照社會功能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別
在前期清理規范的基礎上,明確事業單位分類范圍,規范事業單位分類標準,嚴格事業單位分類程序。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細分為兩類: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今后,不再批準設立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
(2)穩步推進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政策規定,按照是否完全或主要履行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等職能,從嚴認定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不以機構名稱、經費來源、人員管理方式等作為依據。
對已認定為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主要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在其他職責剝離后,在規范和調整其行政職能、重新核定人員編制的基礎上,可調整為相關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確需單獨設置行政機構的,要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置。改革中涉及行政機構編制調整的,不得政府機構限額和行政編制總額,主要通過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機構改革中調劑出來的空額逐步解決。
已認定為承擔行政職能、但尚未調整到位的事業單位,在過渡期內繼續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履行職責,使用事業編制且只減不增,依照現行機構編制、人事、財務、社會保險等政策規定實施管理。
對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要認真梳理職能,將屬于政府的職能劃歸相關行政機構;職能調整后,要重新明確事業單位職責、劃定類別,工作任務不足的予以撤銷或并入其他事業單位。
按照事業單位不再承擔行政職能的改革方向和管理要求,今后制定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三定”規定等規范性文件時,原則上不再授權或委托事業單位承擔行政職能。
(3)積極推進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
1.加快推進轉企改制。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要加快轉企改制,使其成為市場競爭主體。要周密制定轉企改制工作方案,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資產清查、財務審計、資產評估,核實債權債務,界定和核實資產,由同級財政部門依法核定國家資本金。事業單位轉為國有企業的,要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深化內部改革,轉變管理機制,并依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的原則,與原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其國有資產除國家另有規定外,由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的機構負責。鼓勵事業單位轉企的同時,進行產權制度改革,采取兼并、重組、股份制改造等多種形式,依法組建公司制企業、合伙企業或個人獨資企業。轉企改制單位要按規定注銷事業單位法人,核銷事業編制,進行國有資產產權登記、工商登記,并依法與在職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建立或接續社會保險關系。
2.制定完善相關政策。為平穩推進轉企改制工作,可給予過渡期,一般為5年。在過渡期內,對轉企改制單位給予適當保留原有稅收等政策,原有正常事業費繼續撥付。在離退休人員待遇方面,轉企改制前已離退休人員,原國家和省規定的離退休費待遇標準不變,支付方式和待遇調整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轉企改制前參加工作、轉企改制后退休的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計發和調整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保證離退休人員待遇水平平穩銜接。在醫療方面,離休人員繼續執行現行辦法,所需資金按原渠道解決;轉企改制前已退休人員,轉企改制后繼續按規定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等待遇。有條件的轉企改制單位,可按照有關規定為職工建立補充醫療保險和企業年金。要進一步做好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
(4)深化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改革
以上就是小編對重慶國企領導薪酬的一個總結,那么小編今天分享的內容也就到此結束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對自己心中目標的國企有一個了解,也祝愿大家都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一個工作,祝愿大家干一行愛一行,未來會越來越精彩,未來是屬于你們的,沖吧。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哦。感謝大家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