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未來的發展重心在哪里 重慶未來發展方向
- 作者:油炸冰激凌
- 更新日期:
- 閱讀:1194
前面匯博招聘的小編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了重慶未來發展前景,不知道大家了解有多少呢?如果作為畢業生的你想要在重慶進行發展的話,那么掌握好重慶的發展局勢,重慶的發展狀況等等,就是非常重要的了,當然呢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點,那就是重慶未來的發展重心,掌握好這個能夠幫助大家緊扣經濟命脈,緊扣重慶的發展趨勢,從而能夠對自己的人生有更為重要的幫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重慶未來的發展中心吧。
一、重慶未來的發展重心在哪里
渝中半島、江北嘴、觀音橋、以及江北嘴到觀音橋之間連接板塊構成。其中有朋友對江北嘴到觀音橋之間連接板塊屬于城市中心有不同意見,覺得在這個板塊有一些老破舊建筑,算不上城市中心該有的樣子。
這些老破舊板塊緊鄰九街,背靠恒大御龍天峰、龍湖春森彼岸、金融街融景城、珠江太陽城等大型住區,再往北就是北濱路。周邊有大量常住人群,如果未來作為商業用地的話,將延伸九街商業帶,屆時整個泛觀音橋商業版圖將繼續擴大。上個月傳得沸沸揚揚的太古里將落戶江北區富強社區這則消息算不算這個板塊的一個重大利好。目前重慶主城區最中心板塊是渝中半島解放碑-江北嘴-觀音橋三極所構成區域,如果未來這些老破舊拆遷,那這個區域的能級將會更加強大,城市中心概念更會加強。
二、重慶未來發展方向
(一)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立足現有優勢和基礎,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智能產業、智能制造、智能化應用“三位一體”發展格局。培育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硬件、軟件服務、物聯網、區塊鏈等智能產業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構建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充分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促進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加強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和深度融合。布局一批人工智能研發創新平臺,加快突破大數據智能化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國內外有影響的高交會和智博會。
(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增強責任意識,突出目標導向,堅持“五位一體”,強化規劃引領,尊重發展規律,深化農村改革,發揮社會合力,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加快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促進城鄉資源要素合理流動、優化配置,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建立健全農民穩定增收長效機制,走共同富裕之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走質量興農之路。著力改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
(三)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行動計劃。統籌推進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網絡建設,加快建成現代基礎設施體系,更好發揮對“兩點”“兩地”的支撐作用。圍繞建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米字型”高鐵網、“兩環十干多聯線”普速鐵路網和客貨運樞紐站場建設,建成“三環十二射多聯線”高速公路網,提升普通干線公路等級,加快村民小組通達通暢。拓展江北國際機場功能,形成“一大四小”機場格局。完善“一干兩支四樞紐九重點”內河航運體系,實施重點航道整治。建成“一環八線”軌道交通網,持續實施緩堵保暢工程。推進跨區域骨干水源、供水和防洪工程,提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構建“兩橫三縱”輸變電主網,建成“四環二射”天然氣、頁巖氣骨干管網及成品油保障網。拓展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功能,力爭成為5G規模化商用試點城市,建成國家通信信息樞紐。
(四)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加強軍地統籌,建設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統籌基礎設施軍地共用,一體化建設交通、通信、人防、戰略物資儲備等設施體系。統籌軍民產業深度融合,做精做強軍工主業、發展軍轉民、培育民參軍,努力實現軍民融合產業更大發展。統籌用好軍地創新資源,打造一批軍民融合、產學研一體的科技創新平臺,擴大軍民兩用技術博覽會的影響。統籌軍地人才共育共用,促進軍地人力資源合作開發利用。統籌軍地社會服務保障,落實駐渝部隊社會保障改革,做好轉業干部和退役軍人安置服務。統籌應急應戰體系建設,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和雙擁工作,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五)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推動科技與經濟融合、教育與產業對接、人才與發展匹配,把重慶建成“創新之城”“創業之都”。以兩江新區為龍頭,打造國家高新區“升級版”,高標準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培育引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建設一批功能完備的創新平臺和產業化基地,形成全鏈條創新創業孵化體系,顯著增強城市創新能力。以“雙一流”建設帶動高等教育整體提升,以產教融合為主攻方向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爭取國內外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來渝合作發展,顯著提升教育服務創新發展的能力。統籌人才計劃,大力實施“筑巢引鳳”工程,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大軍,營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
(六)實施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行動計劃。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我們要實施平臺提升、通道拓展、口岸完善、主體壯大、環境優化五大行動,發揮好內陸開放高地的輻射帶動效應。強化兩江新區綜合樞紐、開放口岸、現代金融、保稅物流、國際會展等核心功能,高標準實施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對標國際自由貿易港,加快自貿試驗區制度和政策創新。依托中歐班列(重慶)、“渝黔桂新”鐵海聯運和國際航空樞紐,暢通道、建網絡、強貿易、聚產業、優服務,建設一批輻射國內外的現代產業集聚區。加快樞紐型口岸建設,建好檢驗檢疫綜合改革試驗區。提高“重慶智造”出口比重,增強“重慶服務”國際化能力。培育引進高層次國際化市場主體,吸引跨國公司、國內外大型企業來渝設立綜合總部、地區總部和功能總部。構建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生活環境和人文環境,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
(七)實施以需求為導向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動計劃。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民生無小事”的情懷和要求,在“七有”上持續用力,讓發展實績更有溫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完善幼師培養體系,確保幼有所育。實施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提質攻堅、學生資助體系建設、兒童關愛服務、市民終身學習五大工程,確保學有所教。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推動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拓寬居民收入渠道,確保勞有所得。全面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發展健康產業,實現病有所醫。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發展社區養老和智慧養老,實現老有所養。構建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規范發展房地產市場,保障住有所居。實施基本民生保障、社會福利普惠、社會服務優化行動,做到弱有所扶。
(八)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增強行動自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指示,統籌推進綠色發展、生態保護修復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讓重慶山水“顏值”更高,讓重慶大地“氣質”更佳。優化生態空間布局,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開展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實施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修復,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讓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美景永存。深入推進三峽后續工作。實施能源、水資源、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推動產業發展綠色轉型。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產業,促進頁巖氣開發利用。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強化績效評價和責任追究,形成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三、重慶哪里發展好
1.渝北區:2015年GDP總值是1193.34億元
渝北區是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之一,處在重慶市西北部,渝北區獲評“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成為全國22個獲得此項命名的城區之一,也是重慶首個獲得此項命名的區縣。主要景點:龍興古鎮、巴渝民俗村、統景溫泉等。
2.九龍坡區:2015年GDP總值是1003.57億元
九龍坡區是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之一,處在重慶市西南部,是長江和嘉陵江環抱的重慶渝中半島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要主景點:龍門陣風景區、海蘭云天、巴國城等。
3.渝中區:2015年GDP總值是958.17億元
渝中區,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大都市區,屬重慶主城九區之一。地處在長江。渝中區作為重慶市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商貿流通中心,別稱“山城”、“江城”,巴渝文化、抗戰文化以及紅巖精神在此發源。
好了,以上這些便是匯博招聘的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了,掌握好重慶未來的發展狀況,才能夠妥善的選擇好一個合適的職業專業,同時能夠對自己未來進行其他的幫助,因此,今天這些關于重慶未來的發展重心相關的資訊大家也都了解了吧,小編希望每個人都有好的發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