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打工人的平均工資 哪個城市比較好打工
- 作者:linki
- 更新日期:
- 閱讀:851
風風雨雨闖江東,最想的便是得到一份安穩的工作養家。很多大學生大學畢業除了想考研,想就地找工作,想立馬安家立業,但是社會工作市場的飽和,很難在可以找到一份安穩的“鐵飯碗”?,F在更多的大學生都是打工人,為了選擇一份好工作要去好多家單位面試,而且還要考慮自己的自身情況,家里人的意見等等。那現在也有很多畢業生選擇到重慶打工,而不是北上廣深,因為重慶的就業壓力相比于北上廣深小很多,而且發展潛力大,那大家肯定很好奇重慶打工人的平均工資吧,那就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噢,你想知道的小編都準備好啦!
一、重慶打工人的平均工資
其中2020年重慶秋季求職期月平均工資為8063元!8063元??!
8063元?。?!
重慶平均月薪8000+,占比達33.8%
平均月薪6001~8000的,占25.2%
對比夏季的平均薪酬8097元
這次竟然下降了34塊錢!
感覺又距離平均工資更進一步了
二、哪個城市比較好打工
一般來說在廣東省惠州、深圳、東莞、廣州、中山、珠海、佛山、江門、肇慶九個市打工比較好,賺錢很多。
這些地方發展較早,以東部如深圳、東莞、廣州較早,主要局限于深圳和廣州兩個中國一線城市,珠三角似乎只有廣州和深圳兩個城市,城市集群效應相對較弱,但是經濟最發達富裕,受國家政策優勢明顯,人最多,但珠三角隨著香港的回歸已經完成了它的角色。
不論從歷史上,還是地理上,珠三角都對中國整體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大,只是起了一個試驗,帶頭的作用,因為有香港,但是這個條件已經不存在了,發展已也于飽和,逐年下降衰退,速度減慢,外資企業也在慢慢地向長三角轉移,人力轉移造成用工難問題,主要的還是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人才資源逐漸下降,沒太大前景,但總體水平較高,是輕工業基地,以加工業為主,治安差,高新技術,電子行業和鞋業比較發達,福利好。
目前,珠三角用工短缺的主要是從事“三來一補”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如制鞋、玩具制造、電子裝配、服裝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等行業,這些行業是依托多年來的廉價勞動力發展起來的,佛山的家用電器、家居用品制造等行業,珠三角是在承接港澳加工貿易產業轉移中發展起來的,珠三角經濟發展的軟肋是自主創新相對不夠,其產業科技含量整體上比不上長三角。
三、外出打工人數最多的省份
年關即至,大量在外地打拼的人,會陸陸續續像候鳥一樣回到自己的老家。根據大數據顯示,江西、湖南、河南、安徽四個省份,是外出打工人群的主要來源地。
江西,曾經是好山好水的好地方。40年代初,由于戰亂、天災等原因, 17萬潮汕人扶老攜幼逃荒到江西這個魚米之鄉,并在江西安居下來。不僅是發達的廣東,富裕的浙江當年也有不少人逃荒到江西,還有大量肩挑貨郎擔、手搖撥浪鼓到江西討生活。如今,風水輪流轉,江西人背井離鄉到浙江,廣東去打工。
其次外出打工人數最多的是湖南,誰也沒有想到英杰輩出的湖南,會落到背井離鄉的地步。據統計,湖南約有三分之一人口在外地打工。其中以深圳最多。深圳四個外來人口當中,就有一個是湖南人。廣州五個外來務工當中,就有一個是湖南人。湖南這么多外出打工的,就不能理解長沙的房價上不去,因為這些在外的湖南人多半在深圳廣州北京等地安了家。
外出務工人數最多的是河南,據統計約有2800多萬人在江浙,上海,北京等地打工!在很多人印象里,河南人在外地以收破爛,買菜做小生意為主。殊不知,僅在上海,河南人創辦的企業有6000多家,資產在10億以上的不下10家。另外上海的集裝箱運輸業,1/3是河南人掌控的。
第四名是安徽,據統計,安徽55%農民勞動力在外務工 人數達1850萬。也就是說安徽農村除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大部分村寨平時看不到青壯年。和河南人一樣,安徽人大多數聚集在長三角地區,在上海打拼的安徽人就有400萬之多。
早在100多年前,李鴻章率淮軍殺進上海之后,淮軍大小將領都留在了上海,影響了上海的命運。
其實,打工人數最多的還有四川,約有2700萬人出外謀生。還有東三省的,很多人對東北不怎么了解,誤以為東北人不愿出來,只知道做主播,老鐵雙擊。其實東北這些年人口流失很嚴重,尤其是黑龍江省,不少人離開黑土地,遠走他鄉落地生根。
如果不是戶籍,學籍等限制,會有更多的人到沿海大城市打拼。
好啦,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重慶打工人的平均工資的相關內容了,那大家還想知道重慶打工一般去哪個區好嗎?那就點擊文字了解吧,都是滿滿的干貨喲,大家還可以上匯博招聘查看更多的精彩知訊喲,那里啥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