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積金貸款要求 貸款辦理時限
- 作者:君君
- 更新日期:
- 閱讀:1160
自古老話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當代的年輕人自身的經濟收入狀況顯然是不太能夠完美的打造自己滿意的生活狀態,所以現代經濟已經開始發展成使用未來的錢打造現下的生活了,即為“貸款”,購物、購房、投資等等都可以辦理貸款,但是千萬要注意必須從正規渠道辦理貸款,如重慶公積金貸款,那么重慶公積金貸款有什么樣的要求和條件呢?去辦理這個公積金貸款要準備什么文件或材料呢?如果是異地辦理又有什么不同的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重慶公積金貸款的相關信息,希望能發揮它的作用盡可能的解決你的疑惑,幫助到你。
一、嚴格執行政策規定,合規辦理貸款
(一)貸款對象
公積金貸款對象為申請貸款前6個月(含)及以上按時足額連續繳存公積金(含異地繳存的本市或外地戶籍職工),在我市城鎮購買自有住房,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
申請公積金貸款職工的配偶,申請貸款前6個月(含)及以上按時足額連續繳存公積金(含異地繳存的本市或外地戶籍職工),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共同參與貸款(以下簡稱“參貸”),配偶參貸后視同為公積金貸款共同借款人。
繳存職工家庭名下擁有二套及以上住房,或繳存職工夫妻任一方有未結清的公積金貸款余額,再次購房時不得申請公積金貸款。
(二)貸款成數及額度
1.可貸成數
公積金貸款最高可貸成數統一按所購房屋價值的80%執行。
2.可貸額度
公積金貸款個人最高可貸額度為40萬元,參貸后繳存職工家庭最高可貸額度不超過個人最高可貸額度的1.5倍(60萬元)。且實際可貸額度不超過借款人及配偶公積金賬戶余額之和的25倍,借款人家庭月負債(含本次申請的公積金貸款)不得超過其家庭月收入的50%。
(三)貸款期限
公積金貸款最長期限為30年,還款到期最后時限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后10年。
二、簡化貸款審批要件,明確貸款辦理時限
(一)簡化貸款申請資料
1.調整單身情況證明方式
申請公積金貸款不再收取有權部門出具的《單身證明》,當事人單身情況由其本人簽署《單身聲明》予以證明。
2.簡化收入情況證明方式
繳存職工申請公積金貸款時,可不提供繳存單位開具的《收入證明》,繳存職工未提供《收入證明》的,視同為同意按本人公積金月繳存額推算其月收入。
(二)明確貸款辦理時限
1.限時完成貸款審批
(1)承辦銀行或公積金中心受理貸款申請后,應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貸款審核和相關借款手續辦理。
(2)借款人貸款申請未通過系統審核(機審),屬于繳存職工公積金賬戶合并、斷繳公積金3個月(含)以內且有補繳記錄的,由公積金中心復議審核人員自初審工作人員通過“住房公積金管理系統”提交復議申請后2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
因其他情形未通過系統審核(機審)的,復議審核人員應通知初審工作人員,要求繳存職工提供紙質材料。復議審核人員收到資料后2個工作日內完成復議審核;超過3個月未提供紙質材料的,復議審核人員應按審核未通過進行系統操作和處理。
2.限時完成貸款發放
在收到經核實的抵押資料后,公積金中心和承辦銀行應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公積金貸款發放。
因資金供應原因不能在規定時限內發放貸款的,貸款抵押辦結并經核實后,嚴格按照抵押資料收到時間的先后順序安排貸款發放。收到資料時間一致的,按審核通過時間先后順序安排貸款發放。
三、做好異地貸款工作,明確辦理要求
(一)需提供繳存地公積金中心開具的《繳存證明》
異地繳存職工在我市申請公積金貸款,需提供繳存地公積金中心開具的《異地貸款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證明》。
(二)《繳存證明》的核實
異地繳存職工提供的《繳存證明》,根據號文規定的《異地貸款業務繳存信息核實聯系人名單》核實其繳存信息。如繳存職工主動提供繳存地公積金中心公開的網站、聲訊電話等查詢方式,應予以受理并據此核實繳存信息。
(三)異地繳存職工貸款審核
異地繳存職工的公積金貸款申請按貸款復議辦理。
(四)其他規定
1.異地繳存職工在我市申請公積金貸款,貸款實際發放后應將結果反饋至繳存地公積金中心。我市繳存職工在異地辦理了公積金貸款,收到異地公積金中心反饋的實際發放信息后,應視為該職工擁有未結清的公積金貸款余額。
2.異地繳存公積金的借款人貸款逾期的,可按號文的規定向繳存地公積金中心提出扣劃申請,扣劃借款人公積金賬戶資金用于償還貸款。
時代在不斷的進步和告訴發展著,我們也要與時俱進跟緊時代大潮,對自己的生活質量進行投資,不管是馬云的“花唄”還是各種分期付款的方式,只要是在自己能合理償還承受的范圍內調取未來的資金保障現下的生活質量,未嘗不是一種好的投資嘗試,但同時也切忌索取無度,不考慮自身承受情況消費未來,這就使好端端的創造未來變成毀滅未來了。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重慶公積金貸款的條件,辦理公積金貸款所需的材料及時限,及異地辦理公積金貸款所需知道的要求和條件,感謝您的閱讀。
下一篇:重慶醫保卡辦理流程 醫保查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