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有什么區別?
- 作者:君君
- 更新日期:
- 閱讀:244
參加養老保險為的就是到達退休年齡以后有一份養老金待遇,不管多少,都能為自己退休后生活壓力有所緩解。因此很多人就很疑惑,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有什么區別?快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01沒有工作單位的人員,可以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嗎?
可以的!沒有工作單位的人員也能參加職工養老保險。
年滿16周歲以上、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意愿且具有繳費能力的人員,可以個人身份參加我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職工養老保險不區分城鎮戶籍和農村戶籍,也不區分市外戶籍和市內戶籍。
參保人可在我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選擇繳費基數,按月繳納社保費即可。
02變換工作地點,社保必須跟著轉移嗎?
不是的!如果還未到退休年齡,將繼續在不同城市打拼,不必每次工作地變動都轉移一次養老保險關系。
可在臨近退休時,再把各地的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歸集到待遇領取地,這樣就可以累計計算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領取基本養老金。
PS:參保職工如果是在重慶市內流動就業,則不需要轉移養老保險關系,只需在原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暫停參保,在新就業 (居住)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續保即可。
03參加居民養老保險,中途想繳高一點的檔次,可以變更嗎?
可以!我市居民養老保險是按年繳費的,繳費檔次可隨時變更。
若當年未繳費,檔次變更后即時生效;若當年已繳費,檔次變更后次年生效。
第二年參保人按照變更后的繳費檔次繳納居民養老保險費即可。
04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都買過,可以同時領取兩種待遇嗎?
不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及相關法規規定,參保人退休后只能享受一種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先后參加過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當你達到職工養老保險法定退休年齡后,可以申請辦理轉移手續:
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含延長繳費至15年)的,可申請將居民養老保險轉入職工養老保險,按照職工養老保險辦法計發相應待遇;
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可申請從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居民養老保險,待達到居民養老保險規定的領待條件時,按照居民養老保險辦法計發相應待遇。
05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和隨單位參保相比,養老金的計發方式有區別嗎?
沒有!我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養老金的計發辦法全市統一。
基本養老金水平的高低,與退休時的養老保險待遇計發基數、本人繳費標準、繳費年限長短、退休時的年齡等有關,與以個人身份或者以企業職工身份參保繳費無關。
06參加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養老金的計發方式有區別嗎?
有區別!
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計發公式:
每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達齡時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139)
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包括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的本金和利息。基礎養老金的現行標準:135元/月,今后根據全國基礎養老金標準、我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
1996年1月1日及以后參加工作或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養老保險待遇計發公式:
每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 =(A+AxQ)÷2xMx1%
A:退休當年養老保險待遇計發基數
M: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
Q: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由歷年繳費中的當年本人月繳費工資與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比值的平均數確定,其中從2019年起,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改為全市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 =K÷L
K: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 (含利息)
L: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溫馨提示:歡迎大家掃碼進群 ,每天為您分享關于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公積金等補貼政策,真人小助理1v1的免費咨詢服務,更有專家在線為大家答疑喲!
限時入群,解鎖真人小助理1v1咨詢
日常答疑、干貨分享
每日推送補貼政策資訊
下一篇:官宣!認房不認貸!重慶最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