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中等收入家庭界定標準 各個階級分類說明
- 作者:人間小黃瓜
- 更新日期:
- 閱讀:1984
大家好啊,你們最喜歡的小編又來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最新資訊是關于重慶中等家庭收入的界定。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早已不在是當初哪個要靠天吃飯靠地解決溫飽的時代了?,F在更多要靠的是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及勤勞勇敢了。那么現在大家知道自己處于哪個階級嗎?是有錢人還是窮人呢?是低等收入的家庭還是中等收入家庭還是高等收入呢?別急,下面就聽小編來為你細細道來。想知道你處于哪個階級嗎?還是想知道你處于哪個收入標準的家庭呢?快來看看吧。
一、重慶中等收入家庭界定標準
城鎮居民住房面積在120~200平方米之間,擁有一輛10~15萬元的私家車
居民家庭累計金融資產在20~50萬元之間
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5萬~7.5萬元之間
判斷是否是中等收入者,不光看工收入。根據界定標準,如下三種情況任居其一,都可以稱為中等收入者。
第一,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5萬~7.5萬元之間,家庭年收入在7.5萬~30萬元之間;
第二,居民家庭累計持有的金融資產在20萬~50萬元之間;
第三,城鎮居民住房面積在120~200平方米之間,擁有一輛10萬~15萬元的私家車,農村居民擁有一套面積在200~300平方米之間的磚混或鋼混住房。
2006年,重慶中等收入人群人均收入為13467元。入圍規模2010年506萬人達中等收入依據報告中對中等收入的界定標準,在對我市8700戶農村住戶和1500戶城鎮住戶的抽樣調查測算結果表明,2006年重慶中等收入人口已達到339.8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2.1%,其中城鎮人口275.4萬,農村人口64.4萬。調查總隊專家運用專業技術,對重慶中等收入者的發展趨勢作出了預測。
到2010年,預測我市中等收入水平的人將達到506.74萬人,2012年達到599.29萬人,2015年達到738.13萬人,2020年達到969.51萬人。
到2020年,中低收入者所占常住人口比例將高達30.2%。未來預測兩年后中等人均收入2.2萬專家預測,與2006年相比,到2010年,我市城鎮中等收入群體的人均收入年均遞增9.2%,有望達到22171.69元。而農村中等收入群體人均收入屆時將達到4781.05元。中等收入人群賺得多也花得多。以城鎮居民為例,據悉,2006年我市城鎮中等收入家庭人均消費10606元,比全市城鎮平均水平高2135元。而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市城鎮中等收入群體人均消費支出將達到13198.51元,占到了總收入的近六成。
二、各個階級分類說明
1、官僚階層(包括一切國有資產經營者和事業單位),掌握著中國所有的公共權力,并且一般都能利用權力獲得財富。是整個社會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團。但由于其維護其既得利益的強大驅動力而致使對整個社會的發展造成巨大的極其危害的阻礙。高層也想改變這種狀況,但龐大的官僚機構和龐大的官僚集團使這種努力變的不可能成功。太多的中國歷史也證明這種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0。
2、資本階層,他們掌握了絕大部分因為改革20多年以來積累或壓榨而得的民間資本,他們一般有一定名望和地位,但沒有權力,包括保護自己財產的權力,失落之余,他們中的大部分可能都選擇了物欲,官僚階層或許也樂于看到這種狀況的發生。但隨著群體的擴大和逐漸覺醒,對權力特別是保護其財產的權力的要求應該是日益強烈。他們與官僚階層到現階段為止還算和睦的關系可能將一天一天疏遠。但不可否認有相當一部分將一直被官僚階層收買。
3、中產階層,他們依靠自己因為受過良好教育而擁有的技術以獲得高額的薪金,一般說來,這批人可能是社會的穩定因素,主要原因可能是他們基本都有很好的生活保障和看好的前景,同時又因為他們是自食其力而不會成為窮人憤恨的對象。也許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人在中國的數量是越來越多。但不可忽略的事實是,由于有官僚階層的盤剝和資本階層的壓榨,中產階層或許是現階段自我感覺壓力最大的一個群體,他們有足夠的智力認識到相對官僚和資本階層社會對他們有多么的不公,同時他們也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他們認為有必要的聯合行動,只要時機合適。所以,所謂的“最穩定”的階層極有可能會演變成為最不穩定的一個群體。
4、小資產階層,或稱“小老板”,他們一般都有自己的小天地,且一般將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了自己的小事業中去,資本階層的“大老板”是他們奮斗的目標,對于與自己小事業無關的事情他們沒有興趣去關心,他們會去尋找一個又一個的機會或利用社會中一個又一個的漏洞去實現自己的“大老板”夢想。
5、工薪階層,他們一般在政府、企業的底層,奮斗到中層或許是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的最終目標,他們一般忙于生計而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關注自己周圍以外的事情,但如果一旦時局有變,他們也很容易被煽動利用起來。
6、廣大農民、民工、城市貧民,他們是整個社會的最底層,社會分化的日益嚴重把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推到了絕望的境地。他們是社會治安的不穩定因素,但一般也僅僅限于治安。在未來10年左右,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城市貧民,極有可能首先受中產階層的煽動而威脅政權。從而形成社會不穩定的最大因素
三、我國中等收入群體標準
中等收入群體是一個地域在一定時期內收入水平處于中等區間范圍內的所有人員的集體。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改變而改變的中等收入群體的集體的總稱概念,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來衡量。
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概念,接近于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或階層)概念。
2019年1月25日,國家統計局稱,中等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 不過,1月26日國家統計局又稱“這與一般意義上的中等收入群體劃分標準不是一回事。
從經濟發展的動態角度來說,收入上下限應該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這個群體的收入下限:等于全社會成員的平均收入;上限:高于平均收入兩倍。例:以2009年為例,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10700元,此為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下限,其上限為:32100元。由此算出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大約為30%。
而社會學認為:在一個現代社會中,通常認為中間階層應占到一個社會的60%-70%,所以,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還是大大偏低。瑞典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就超過了60%(例:在“中等收入者網絡認知狀況調查”中,大部分網友認為中等收入者年收入應為5萬-10萬,這與專家給出的1-3.2萬的區間,有較大的差距)。中國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偏低的主要原因:中國存在著較高的收入分配的不均等、巨大的城鄉收入差距。例:在2009年,收入低于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人群比例高達62%。這部分人主要在農村,占農村總人口的85%左右。因此,中國現在的居民收入分布結構類似于一個寬底座的金字塔,與橄欖型收入分布相差甚遠。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我國中等收入群體標準以及重慶中等收入家庭界定標準、各個階級分類說明的相關資訊,希望這篇文章對于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有什么想要了解的話可以上我們匯博招聘中了解,匯博招聘上涵蓋了關于重慶的大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