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重慶外來人口越來越多 外來人口流入重慶的原因
- 作者:木子白白
- 更新日期:
- 閱讀:8399
重慶,一個不失現代化,但又打上強烈山城印記的特色城市,錯落有致的山城與現代的摩天大樓交相輝映,傳統歷史與現代文化在這座城市得到完美的融合。近年來,山城重慶成為了各地網友們必打卡的“網紅城市”。很多人第一次來到重慶時,就被這座魔幻的立體城市所吸引,重慶獨特的地形,成就了它與眾不同的美。接下來就由匯博招聘的小編用數據為你揭秘重慶外來人口越來越多的原因吧,數據來源僅供參考!
一、 重慶人口數據變化
抗戰期間,大量人口內遷,遷至重慶地區的達100萬人。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市區人口突破百萬。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時,人口已達至125萬余人。抗戰勝利后,隨著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大量工礦企業、機關學校遷離,重慶人口規模逐步萎縮。但人口仍保持在百萬以上,成為當時全國第七大城市。2018年,重慶常住人口3101.79萬人,比上年增加26.6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31.59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5.50%, 比上年提高1.42%。全年外出市外人口479.29萬人,市外外來人口177.44萬人。
二、 外來人口流入重慶的原因
(1)人口遷移規模
大規模流入凸顯重慶經濟全國競爭力加強,重慶流動人口活躍,且流入多,流出少。2015年新增凈流入人口24萬,體現出重慶地區經濟競爭力在全國經濟發展版圖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2)人口遷移趨勢
留渝意愿增加,重慶人口粘性強,“入多出少”呈“凈增”。近2年,重慶市每年新流入人口均高于流出人口,出現“入多出少”的凈流入狀態。隨著重慶經濟發展,空間優化,重慶人才吸引力逐步加強。
(3)生產力/消費能力特征
重慶流入人口年輕化、流動人口高消費化,2015年新流出人口有一半人年齡低于33歲,新流入人口有一半人年齡低于25歲,流入人口年輕人更多。2015年新流出人口平均話費月消費70元,新流入人口為69元。流入、流出人口的消費力均高于全市通信用戶平均水平65元,約高出8%。
(4)地區流向特征
重慶市人口遷移地區TOP10,重慶漫入人口主要來源成都市和廣州市,漫出人口主要去向成都市和貴陽市。
(5)五大功能區
2015年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流入人口大于流出人口,呈凈流入狀態。且該兩個功能區人口流動規模遠高于渝東南和渝東北等偏遠地區。
(6)人口與經濟發展
各地區GDP增加與人口流入規模呈現正相關關系。九龍坡、渝中、江北、渝北等地人口流入規模較大,GDP增長幅度也較大;城口、巫溪、酉陽等地反之則GDP增長幅度也較小。
(7)城市發展
人口流動有效推進城鎮化進程
2015年城市發展新區各地市流入人口去向行政中心的平均比例為51%。其中流入合川的人口中,64%去向合川行政中心(即合川城區),涪陵流入人口中去向行政中心比例最低,為40%。
三、 重慶適合外地人居住的原因
(1)重慶高考升學相對比較容易,畢竟是中央直轄市,全國大學分給重慶的名額都較多,高考上線率全國第六、第七的位置。隔壁四川省高考上線率是排全國第二十八位。在重慶定居,子女考大學更容易些。
(2)雖然大家都認為重慶是山城,但是比較“山城”的是重慶老城區,新建的區域都沒那么多爬坡上坎的,比如兩江新區、西部新城、江南新城等。
(3)重慶房價在全國大城市中算最低的幾個,略低于蘭州、成都,遠低于鄭州、合肥等城市。在重慶買房的壓力沒有其他大城市大。重慶年均PM2.5濃度在全國屬于中下水平,霧多于霾,空氣質量在大城市中算好的。
(4)重慶經濟發展速度快,一個中等省份的體量,實行二級行政的結構,保證了重慶的行政體制優于三級行政的省份。沒有了三級行政臃腫的機關機構,簡單高效,所以重慶比較有未來。
(5)重慶繁華又多樣,有山、有水、有丘陵、有平原。東以長江匯通上海,西以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連通中東歐,南以渝昆高鐵、鐵路連接東盟。千里為重,廣大為慶。重慶是風水寶地。
(6)重慶是四大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國務院規劃的長江經濟帶上的三座超大城市(上海、武漢、重慶)之一。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為什么重慶外來人口越來越多的所有內容了,重慶不僅有穩健發展的經濟環境,還有山有水有平地,有半城山水,滿城燈火之美譽,是最食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的城市,你有沒有留在重慶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