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實施,事關醫保繳費年限!
- 作者:君君
- 更新日期:
- 閱讀:160
人們常說,成渝不分家,自古好兄弟,伴著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建設,兩地市民生活也越來越方便。近日,重慶市醫療保障局、成都市醫療保障局聯合印發《成渝兩地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互認管理辦法(暫行)》(以下簡稱《辦法》)在全國率先實現省際間,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互認。《辦法》明確規定,自2024年3月1日起,成渝職工醫保參保人在兩地辦理醫保轉移,可實現繳費年限相互認可、累計計算,那么實施范圍、互認條件有哪些?小編為你帶來相關內容解讀!
實施時間
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辦法》實施前已辦理醫保退休認定的不適用)
實施范圍
在重慶市和成都市兩個統籌區,開展職工醫保繳費年限互認
繳費年限互認條件
在成渝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醫保退休認定時予以互認,并將繳費年限互認的范圍,限定為成渝本地實際繳費年限,不重復計算年限重疊部分。
醫保退休地確認規則
設定20年為共同的實際繳費年限累計標準,達標后在兩地中實際繳費時間最長的參保地,辦理醫保退休認定。
01規則一
任一參保地實繳年限達到當地年限規定的,可在達到年限規定的曾參保地中,確定一地辦理醫保退休認定。
02規則二
在成渝兩地的實際繳費年限均未達到當地年限規定,但成渝兩地互認的職工實繳年限合并計算后累計達到20年的,應在職工實繳年限最長的曾參保地享受退休后職工醫保待遇(實繳年限相同時由參保人自愿選擇)。
03規則三
在成渝兩地的實繳年限均未達到當地年限規定,且成渝兩地互認的職工實繳年限合并計算后累計也未達到20年的,可在職工實繳年限最長的曾參保地(實繳年限相同時由參保人自愿選擇),按當地規定補繳至成渝兩地互認的職工實繳年限合并計算后累計達到20年。
04規則四
以統賬結合方式參加職工醫保的實際繳費年限全部計入職工實繳年限累計計算范圍。以單建統籌方式參加職工醫保的實際繳費年限,可自愿選擇按醫保退休認定辦理地當地規定補繳與統賬結合方式差額后,計入職工實繳年限累計計算范圍。
名詞解釋
單建統籌參保人員是指重慶市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醫保一檔人員,不設個人賬戶;
統賬結合參保人員是指我市隨單位參加職工醫保和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醫保二檔人員,有個人賬戶。
參保人可自愿選擇是否享受本政策,但選定后原則上不得更改,為了讓小伙伴們更好地理解,小編為大家舉個例子。
例子一
劉先生在成都市實際繳納了9年職工醫保,又在重慶市實際繳納了11年職工醫保,繳費年限都不重疊,累計滿20年,那么劉先生就可以在實際繳費時間最長的重慶市辦理醫保退休認定。
例子二
劉先生在成都市實際繳納了10年職工醫保,又在重慶市實際繳納了10年職工醫保,繳費年限都不重疊,累計滿20年。兩地實際繳納年限相同,那么劉先生可以自愿選擇在重慶市或者成都市辦理醫保退休認定。
例子三
如果劉先生在成都市實際繳納9年,在重慶市實際繳納11年,但是其中有2年同時在重慶市和成都市都參保了,那么不重復計算年限重疊部分,累計計算只有18年,還沒有達到累計年限,可以在重慶市按規定補繳至20年。
如何將外地醫保轉入重慶?
要將外地醫保轉移到重慶需先停掉外地醫保后,正常參保重慶醫保,參保后在重慶市醫療保障局微信公眾號上打印參保憑證,憑借參保憑證辦理醫保轉入。轉移成功后,在其他省市的個人賬戶余額將隨醫保關系一并轉移至我市。
線下轉移流程
持本人身份證、醫保卡、基本醫療保障參保(合)憑證到重慶市參保地醫保局辦理。
上一篇:這些社保卡騙局一定要提高警惕!
下一篇:十招教你獲取最大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