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制造業企業前十名 重慶十大工業園區
- 作者:丁丁
- 更新日期:
- 閱讀:6079
制造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有著十分突出的地位,它是一國發展的先鋒和奠基。目前我國的制造業已經排在全球第一,種類齊全。隨著近年來高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公司層出不窮,全球制造業開始走入衰落,不少發達國家紛紛將本國制造業移入海外。而我國雖然也有不少公司因成本問題在國外投資建廠,但中國本土的制造業仍然處于有極大的優勢地位。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2021重慶制造業十強以及重慶十大工業園區的相關信息。
一、重慶制造業企業前十名
1、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2、重慶化醫控股(集團)公司
3、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
4、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5、隆鑫控股有限集團
6、太極集團有限公司
7、重慶機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8、重慶小康控股有限公司
9、重慶輕紡控股(集團)公司
10、重慶博賽礦業有限公司
二、重慶十大工業園區
1、渝北空港工業園區
重點產業:航空產業、汽車整車、裝備制造、智能制造、現代物流、智能終端、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
知名入駐企業:美國科勒、德國博世、日本本田、長安汽車、臺灣元創、傳音手機等。
2、沙坪壩西永微電園
重點產業:智能終端、集成電路、汽車電子、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等
知名入駐企業:英業達、SK海力士、華潤微電子、西南集成、達豐電腦、富士康、華潤微電子、惠普等
3、九龍坡西彭工業園區
重點產業:有色金屬加工、新材料、智能和高端裝備、食品加工、商貿物流等
知名入駐企業:西南鋁、中鋁薩帕、中信戴卡、上海通用、上海宇培等
4、九龍坡九龍工業園區
重點產業:汽車、摩托車、高端裝備制造、精密機械制造、新材料、現代商貿等
知名入駐企業:隆鑫、慶鈴、瑞士ABB、建設雅馬哈、賽力盟等
5、長壽工業園區
重點產業:鋼鐵冶煉、裝備制造、智能家居、健康科技、電子信息等
知名入駐企業:鯤量科技、永鵬科技、蛛絲科技、長芯半導體、窩居智家等
6、江北港城工業園區
重點產業:電器制造、汽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高端生物醫藥、3D打印、信息服務、大數據、智能制造等
知名入駐企業:海爾集團、中集集團、美國偉世通、中石化、武漢鋼鐵等
7、璧山高新區(原璧山工業園)
重點產業:智能裝備、信息技術、生命健康
知名入駐企業:眾泰汽車、得潤電子、青山工業、德國科世、意大利美達等
8、江津工業園區
重點產業:裝備制造、糧油食品加工、現代物流,生產性服務業、新型材料、人工智能、汽摩整車及零部件、農產品加工等
知名入駐企業:瑞士ABB集團、五礦集團、中船重工、中國兵裝集團、三一重工、中糧集團、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新興際華集團、北汽集團、華電集團、中航工業、海亮集團、寧波金田銅業、江記酒莊、東風小康等
9、涪陵工業園區
重點產業:有色金屬加工、裝備制造、化纖紡織、臨港加工貿易、光電新材料、現代物流、天然氣及氯氟化工、聚氨酯及聚酰胺、LNG等頁巖氣深加工等
知名入駐企業:中化涪陵化工、新涪公司、娃哈哈涪陵公司、龍橋熱電、華峰化工、華峰氨綸、建峰化工、天原化工、紫光化工、 萬豐公司等
10、永川高新區(原永川工業園區)
重點產業:家居建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軟件產業、電子商務、電子信息、紙及及紙制品等。
知名入駐企業:長城汽車、慶鈴汽車、德國埃斯維、中交TST、攜程、中國普天、軟通動力、科大訊飛、勾正數據等
提名其他園區:建橋工業園、合川工業園區、魚復工業開發區(原魚復工業園)、榮昌國家高新區(原榮昌工業園區)、巴南經濟園區(原花溪工業園區)
三、重慶工業園區
重慶工業園區是各區縣(自治縣、市)結合地域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形成的省級特色工業園區,是重慶市經濟發展、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和構建內陸開放高地的重要支撐體系。重慶市除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2個國家級開發區外,現有43個市級特色工業園區。其中,主城及渝西地區26個,渝東北地區11個,渝東南地區6個。到2009年底,全市特色園區實際利用土地面積352.35平方公里。從2003到2010年,我市工業園區經過7年的不斷壯大,整體實力從量的積累發展為質的提升,經濟增長極的作用日益凸顯。在這些工業園區中,重慶榮隆臺灣工業園區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背景下,得到西部大開發和招商引資等方面優惠政策、重慶鼓勵外商投資若干政策規定、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為入駐到榮隆臺灣工業園區或注冊到榮隆臺灣工業園區的企業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
在重慶政府還是十分支持制造業的發展的,不僅修建了大量重慶工業園區,為制造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生產環境,同時還出臺多項政策保護制造業公司的合法權益。重慶制造業的發展為重慶經濟注入了不小的新活力,也推動了重慶其他產業的發展,尤其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不過制造業受到新產業的打壓是一定的,傳統制造業要想繼續發展,還是要與新產業進行融合,利用其科技優勢,改革發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