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鋼集團重慶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樣 攀鋼集團轉型
- 作者:白蘭地
- 更新日期:
- 閱讀:1208
大家對攀鋼集團重慶鈦業股份有限公司可能都有所耳聞吧,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重慶化工廠,至今大概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了,文化根基扎實。從一個重慶化工廠到改制為攀渝鈦業,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想必不是靠一時半會兒積攢出來的。那么攀鋼集團重慶鈦業股份有限公司到底是怎么樣的?這么多年是如何堅持到現在的?現發展得如何這些問題都引起了小編的興趣,現在就跟著小編帶著問題一起探索一番吧。
一、攀鋼集團重慶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樣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攀鋼集團重慶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攀鋼集團重慶鈦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重慶化工廠改制的重慶渝港鈦白粉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公司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在企業基礎建設、生產經營以及各項管理工作中始終發揚了敢打硬仗的艱苦奮斗精神,造就了堅忍不拔的思想斗志。可以說,攀渝鈦業正處在高成長期。在這一特殊時期,加快建立、完善和發展適應于企業發展和時代要求的企業文化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企業將文化建設擺在與企業項目建設、生產經營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強領導,不斷創新,靠文化的力量樹立形象、打造品牌,靠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形成發展合力。
二、攀鋼集團轉型
攀鋼作為我國特大型釩鈦鋼鐵企業集團,是全球第一的產釩企業、國內最大的鈦原料和產業鏈最完整的鈦加工企業,及國內重要的鐵路用鋼、汽車用鋼、家電用鋼、特殊鋼生產基地。這么多年來,攀鋼依托攀西地區豐富的釩鈦磁鐵礦資源優勢,依靠自主創新推動鋼鐵釩鈦產業跨越式發展,通過一期、二期工程建設及近年來的技術改造和資本運營,已發展成為跨地區、跨行業的現代化鋼鐵釩鈦企業集團。
可這還不夠,2018年5月8日,攀鋼集團、阿里云、積微物聯達成合作協議,三方將以阿里云為技術體,以積微物聯為平臺,以攀鋼集團為場景試點,深化ET工業大腦在鋼鐵生產領域的應用。將工業大腦深入鋼鐵生產核心環節,大大降低鋼鐵料消耗,節省千萬生產成本,實現攀鋼集團智能制造、智慧營銷、智慧采購、智慧物流和智能裝備的“兩化融合”目標,全力打造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產線,共同賦能國內鋼鐵行業的智能化發展。三方圍繞生產工藝優化,產品表面缺陷識別,設備智能維修,工廠和產線可視化,智能安保等多個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三、攀渝鈦業企業文化
借助公司的文化根基,建設攀渝鈦業企業文化。從重慶化工廠到改制為攀渝鈦業,經過多年實踐、總結、概括出來的“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鈦業人精神,它不是口號,是全體員工奮發進取的真實寫照。攀渝鈦業人創造了鈦業人“五大精神”。
1. 精心組織、真抓實干的會戰精神;
2. 團結協作、爭創一流的團隊精神;
3. 艱苦奮斗、無怨無悔的犧牲奉獻精神;
4. 努力探索、大膽實踐的創新精神;
5. 遵守紀律、愛崗敬業的精神。
多年來,公司一直通過有形、無形的各種宣傳途徑樹立和鞏固企業文化,向員工灌輸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發展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和員工應具備的市場意識,筑牢了攀渝鈦業的文化根基。
好了,以上便是小編總結有關攀鋼集團重慶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樣及拓展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夯實對攀鋼集團重慶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了解。有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去了解一下重慶有多少鋼鐵企業,取其中幾家鋼鐵企業對比會發現攀鋼能有現在的成就真的很不錯的了。同時也希望傳統鋼企能擺脫“夕陽企業”的稱號,使其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