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教師獎勵性績效 重慶教師績效工資分配標準
- 作者:紅豆豆沙
- 更新日期:
- 閱讀:3653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教書育人,燃燒自己,照亮他人,被人們譽為辛勤的園丁。都說,人的前二十年,陪伴自己的不僅是父母,更是被稱作老師的一幫人。在這個階段,除了家,我們待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學校了。教師,也是教書育人的重要角色。但是,作為教師,一直被人所詬病的是,教師的工資并不高,特別是一些大城市,公立學校的基礎工資只能滿足教師的基本生活需求,所以學校的效績補貼是幫助教師的一個重要保證。今天,重慶市教師獎勵性績效和重慶教師績效工資分配標準,以及2021教師工資新改革政策吧。
一、重慶市教師獎勵性績效
(一)計算特殊崗位津貼:
1、班主任津貼:按人平80元每月的標準,分平行班和實驗班兩個梯隊分別比較,按照班主任量化積分進行排名,分出三個檔次,即90、80、70元每月的檔次總和調平。只計算5個月。此項由政教處操作。
2、領導崗位津貼:按照副校級80元每月,主任70元每月,副主任50元每月的標準,同樣計算5個月,同樣按照各領導的工作表現分為三個檔次,每月上下浮動10元,由校長組織部分教師分三個級別評議。其中校長的績效工資由教育局考核。
(二)計算人平總數工資人平績效工資=(參與對象績效總和---班主任津貼總和—領導津貼總和)/參與人數(記為w)
(三)分別計算不同類別人群的績效工資:
?1、年滿58周歲以上教師的工資:此項系特殊人群,屬照顧對象,他們的績效工資不參與績效考核范圍,即得人平績效工資。?
2、后勤人員績效工資:由于他們沒有參與教學工作或參與教學工作量較小,無法統一標準,故單獨考核,按后勤人員的人平績效總額包干,由校委會組織對后勤人員的平時工作表現打分,分出等次,其等次分別比照教學人員的高、中、低檔進行。
?3、代課人員的績效工資,嚴格地說,代課人員不參與績效工資,但學校要考慮,由校委會集體研究決定作出一定的補償。但補償的金額不得高于歷年來的金額。?
4、中心學校的人員的績效工資不納入此項管理。?
5、除了上述以外的其他人員統稱為教學人員。?
(四)教學人員的考核辦法:
?1、教學常規;按照人平績效工資的10%納入計算,實行扣款制。按照常規教學檢查的標準和要求,每次檢查不達標,缺備課每節次扣5元,每次作業扣10元,監考未監考每堂扣30元,閱卷未按要求完成的扣50元,扣款實行累計扣款,扣完為止。此項由教導處提供準確的依據。?
2、考勤:按照人平績效工資的20%納入計算。仍實行扣款制。分為三類:一是坐班考勤。每次坐班未簽到扣5元,累計扣完為止。二是會議考勤,每次曠會扣20元,遲到扣5元,事假扣5元,扣完為止。此兩項由政教處提供準確的依據。三是上課考勤,每次曠課扣30元,遲到每次扣10元,扣完為止。此項由教導處提供依據。?
3、工作量:按照人平績效工資的30%納入計算,先計算臨時性工作補貼,如臨時性代課,每節3元,由教導處統一造表,還有臨時性抽調其他大型工作補助,由校委會統一研究決定,再按照教學人員的平均工作量計算,工作量計算辦法按照學校的教學資金分配方案相同,但不計算早晚自習和輔導。每超出一點補3元,低于一點扣2元。不夠的錢用考勤、常規教學的扣款來補償。還不夠的學校另外拿出一部分。若有結余,平均補給所有的教學人員。
?4、教學成績:按照人平績效工資的40%納入計算,先計算特殊貢獻獎。此項由教導處統一造表。
?(1)教師四優評比獲獎,只計算本學期的,論文獲獎、教案評選及新聞報道發表:省150元、市80元、縣50元,講課說課比賽獲獎的省級及以上的300元,市級150,縣級100元。教師獲得榮譽模范的市級及以上150元,縣級100元。?
(2)輔導學生獲獎:只計算本學期的。以文件或證書為準。國家級每人次50元,省級40元,市級30元,縣一10元,縣二5元。縣三沒有。涉及到三科聯賽的綜合名次的可重復計算。?再計算教學成績,取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兩次成績,按照學校計算成績的積分制度進行。其中期中占40%,期末占60%,也可按照檔次進行,如第二名保本,第三名扣100,那么第一名就獎100元。
二、重慶教師績效工資分配標準
(一)班主任津貼的標準,按當地義務教育學校工作人員獎勵性績效工資人均水平的40%—60%確定。義務教育學校應根據班主任績效考核結果,按評定的等級執行相應標準的班主任津貼。
(二)基礎性績效工資中可設立農村學校教師津貼,并根據學校的條件艱苦程度確定不同的標準,體現對條件艱苦農村學校的適當傾斜。具體標準由各區縣(自治縣)人事、財政、教育部門確定。
(三)義務教育學校的校長按有關規定執行本區縣(自治縣)統一的基礎性績效工資標準,其獎勵性績效工資,由學校主管部門在人事、財政部門核定的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內,根據校長的考核結果統籌考慮確定。校長獎勵性績效工資水平可高于本校工作人員獎勵性績效工資平均水平,并保持適當的差距。校長不再參加學校內部獎勵性績效工資的考核與分配。特殊教育學校等僅部分工作人員納入績效工資實施范圍的學校,其校長是否納入“統籌考慮確定”的范圍,可由學校主管部門視情確定。
(四)經批準同時聘用在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上的工作人員,按照本人執行崗位工資對應的崗位執行基礎性績效工資。
(五)在事業單位完成崗位設置和崗位競聘前,專業技術人員按本人執行崗位工資對應的崗位執行基礎性績效工資;完成崗位設置和崗位競聘后,從聘任的次月起執行所聘崗位對應的基礎性績效工資。
(六)工作人員崗位發生變動的,從崗位變動的次月起按變動后的崗位執行基礎性績效工資。因調動、聘用、安置等原因,新進入義務教育學校的正式工作人員,從新單位起薪當月起按本人執行崗位工資對應的崗位執行基礎性績效工資。其中,新參加工作且執行見習期(初期、學徒期、熟練期)工資的人員,執行見習期(初期、學徒期、熟練期)基礎性績效工資。
(七)計劃分配軍隊轉業干部,如在義務教育學校所聘崗位(職務)低于原在軍隊享受相當待遇的職務,比照與其軍隊職務等級(專業技術職務)相對應的地方同等條件人員執行基礎性績效工資。復員軍隊干部,如被義務教育學校聘用為正式工作人員,按其所聘崗位執行基礎性績效工資。
(八)從事義務教育的特設崗位教師,按照《重慶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方案》(渝教人〔2006〕22號)有關規定,執行所在區縣(自治縣)的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政策。
三、2021教師工資新改革政策
1.教師職稱:部分省、市的職稱政策倒逼教育部進行全國性的”職稱改革“
在2019年,山東、河南率先實施了教師職稱改革,對在鄉村學校工作夠一定年限的老師,不受單位結構比例限制,可直接審評高級職稱。這些政策在實施之前,至少會對教育部進行申報和備案,也就是說,教育部是知情的,即使不知情,這些政策已經引起全國教師的共鳴,倒逼職稱制度改革已是”箭在弦上“。
也就是說,在2020年,各省、市將會出臺更多有關教師職稱改革的方案,會對一線教師釋放更多的職稱改革紅利。
2.教齡津貼、班主任津貼和各種補貼
現行教齡津貼政策是從1985年開始實施的,最高10元的政策讓一線教師所詬病。
對于現在的教齡標準,來很多老師看來就是個“雞肋般”的存在,一直停留在10元標準,要知道這個金額就跟沒有是一樣的,好在,河南放大招,這次下發的文件就很明確寫了提高教師教齡津貼標準,按照每增加一年教齡加10元的標準累計計算核定。
現行教師教齡津貼標準是:教齡滿5年不滿10年的,每月3元;滿10年不滿15年的,每月5元;滿15年不滿20年的,每月7元;滿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也就是10元封頂。這個標準源于1985年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和原勞動人事部聯合頒布的《關于教師教齡津貼的若干規定》。
在這一點上,現在,河南省率先提升標準,打破了34年以來教師津貼10元封頂僵局,讓提高教師待遇不再是一句空話,而變成真金白銀的實惠。
3.工作量:減少各種迎檢,讓老師們安心育人。
2019年12月16日,教育部發布了《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
《意見》規定:堅決克服重留痕、輕實績的形式主義的做法,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務APP(應用程序)等上傳工作場景截圖或者錄制視頻等方式來代替對實際工作的評價。
確保對中小學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堅決減社會事務進校園,減少報表填寫工作和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
為教師減負,就能夠讓老師們把更多精力放到教書育人的事業上去,放到立德樹人的使命上去。迎接不完的檢查、填不完的表格都將成為歷史。
總結一下,重點在以下四點:
1、教師績效工資改革
管理人員、骨干教師津貼是教育部門另外劃撥資金發放,并實行績效增量工資。這項改革措施不僅能夠增加教師個人收入,還能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
2、鄉村教師補貼改革
2015到2020年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是通過提高教師待遇留住優秀人才,目前各地均開展試點工作,切實增加鄉村教師薪酬。例如,福建補助標準從200元提高至600元,除此之外還可享受每人每月300元的鄉鎮工作津貼。
3、教師目標考核改革
公務員、國企職工、私企職工在年底會得到年終考核獎(年終獎),目前安徽合肥、蕪湖部分地區探索實行教師年終目標考核,每人每年大約能拿到3萬元,這對于廣大教師來說的確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4、教師車補改革
部分地區在變相實施教師車補試點,根據教師教齡和居住地確定發放額度,由此推測教師未來工作幸福感將大大提升。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重慶市教師獎勵性績效和重慶教師績效工資分配標準,以及2021教師工資新改革政策就是這些了,你有沒有知道你想了解的內容呢?最后,小編希望,將來教師的待遇能越來越高,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教師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