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這4種思維,你一直都是職場小白
- 作者:君君
- 更新日期:
- 閱讀:1035
都說職場有”潛“規則,搞得職場有多神秘一樣。但真實情況是,好多人都困在缺乏這4種思維上,所以才看不懂規則,白白承受太多閑氣。以下這4種思維如果你還不知道,即便已經工作了N年,也依舊是個職場小白!
一、以下4種思維,你擁有哪幾個?
1、結果思維
以結果為導向開展工作。至于過程如何,領導并不關心!
2、貢獻思維
任何人都想獲得,誰愿意貢獻價值,誰就能成為受歡迎的人。
3、得失思維
當面對不同角色之間判斷標準不一的時候,得失思維可以讓大家站在同一維度下解決問題。
4、灰度思維
世界不是只有黑和白,職場也是。想要看得通透一些,反而平增煩惱。
二、這四種思維都是怎樣的
【結果思維】讓你讀懂上級的真正用意
職場就是一切以結果說話,沒有結果的任何論調都是不管用的。
比如領導讓你組織一次內部聚餐。如果你只是簡單的遵照這個指令去找適合多人吃飯的地方,那就弱爆了。
正確的做法是,最好能多問一句,組織這次聚餐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慶功,還是為了增強團隊的凝聚力?是為了犒賞大家,還是有什么新動作要發布?……
以上這些,才是真正的結果,即領導的真正用意。而聚餐,只不過是一個形式過程而已。
【貢獻思維】讓你左右逢得好人源
我們為什么要工作、要上班?
其實就是在貢獻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業要求越來越高。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能力點,連接企業內部左右,連接企業外部上下。
所以在工作中,我們要有奉獻精神,做到真正的“出力”。這樣,才能為組織和他人達到最終結果做出貢獻,自然也就更受對方青睞,獲得組織認可。
所以,我們要轉換一下思維,就是:咱們不是來打工的,咱們就是來做貢獻的。這樣一想,是不是心氣兒也會順暢很多呢!
【得失思維】讓你遠離糾結不扯皮
成年人的社會不談對錯,只講得失。為什么?
因為同一件事情,只講對錯的話,恐怕永遠扯不清楚。
舉個例子來說:你看到人行綠燈亮起來了,然后就不管不顧的走過去了。這時有個司機來不及剎車,闖過了紅綠燈把你撞到了。
按照對錯來論,肯定是司機的責任,你完全是對的,到時候該賠該罰都很應該。但從得失來看,受傷的是你,耽誤了時間最多的人也是你。
所以,如果一開始你具備了得失思維,即便是看到人行綠燈亮起,你也會先看看左右周圍,是不是有冒失的司機開車沖過來。保護自己沒有損失,才是最大的獲得。
同樣的道理,對企業來說也是一樣的。不管任何部門任何人,都站在讓企業更大獲得,更少損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就能減少無謂的紛爭。
【灰度思維】讓你情緒穩定不鬧心
這是一個多元的社會,不管你承認與否都是這樣。跟得失思維一樣,既然職場不論對錯,自然也就不論黑白,好多時候,都是混沌的,灰色的。
灰度思維,是讓我們在看待職場中的人和事情的時候,不要只看對立的兩面性,比如對或錯。
我們要學會從多個維度去看待周遭的事情,自然就能發現其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一旦能夠冷靜客觀的去分析這些事情,也就不至于讓自己受困于當下的情緒之中了。
以上4種思維,只要運用一二在我們的職場中,都會讓我們的工作順暢許多。
一旦我們具備了這些思維,就會發現,其實職場生涯,并沒有那么神秘不可測。只要我們虛心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崗位能力,就會在職業生涯中獲得成就,獲得幸福感。
上一篇:重慶除了銷售,重慶有什么優質工作